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啡馆,就像她从未离开。

    十年后的雨夜,程叙在整理旧物时,发现了林浅的日记本。最后一页的字迹被泪水晕染:若有来生,请在初雪那天遇见我,那时我会穿最漂亮的红大衣,带着完整的自己走向你。窗外的雨越下越大,他握着日记蜷缩在地板上,像极了当年便利店角落里那个绝望的男人。晨光初现时,保洁阿姨发现画廊老板握着泛黄的日记本永远睡去,他手边散落着干枯的向日葵花瓣,还有一张便利店的小票,日期永远定格在初遇的那一天。

    第八章:未寄情书

    程叙的葬礼比林浅的更加冷清。细雨如纱笼罩着墓园,沾湿了挽联上褪色的金粉。他的骨灰盒与林浅的墓碑并排而置,盒盖上镌刻着半朵向日葵的图案,花瓣缺口处巧妙地衔接成环形,仿佛永远在等待另一朵的拥抱。

    公司员工整理遗物时,在顶楼画廊的暗格里发现了整整三十六个铁皮箱。箱内堆满未寄出的信件,从林浅离开的第一天到他离世的前夜,字迹从工整凌厉逐渐变得颤抖模糊。每封信的末尾都写着同样的话:若你愿意,这些字句本该是说给你听的睡前故事。

    最底层的箱子里,藏着程叙最后的秘密。那是他模仿林浅画风绘制的画册,三百六十五页画满了虚构的未来——他们在北海道看极光,在普罗旺斯的薰衣草田里写生,在威尼斯的贡多拉上相视而笑。每幅画的角落,都用极细的笔写着对不起与我爱你,密密麻麻的字迹如同藤蔓,将画中人物缠绕得愈发窒息。

    林浅的父母将女儿的画具捐赠给了艺术院校。搬运时,画笔筒底部掉出一张泛黄的纸条,是程叙用便签写下的字迹:今天在你常去的咖啡馆坐了三个小时,服务员问我要不要续杯,我说等一个永远不会来的人。这行字被反复描摹,纸背凸起的纹路里,依稀可见干涸的泪痕。

    梧桐巷的潮汐画廊照常营业,只是不再对外开放。程叙生前的助理每日清晨都会来打扫,擦拭那些落满时光尘埃的画作。某个暴雨夜,助理在储藏室发现一个未开封的快递盒,收件人是林浅,寄出日期是程叙离世前三天。拆开后,里面是一枚手工雕刻的木质戒指,戒面刻着交错的海浪与向日葵,附言只有短短一句:这次换我奔向你。

    程叙的手机云端备份被破解时,技术人员发现了数千段未命名的录音。最新的一条录制于葬礼前一周,背景音是监护仪的滴答声,他的声音虚弱却温柔:医生说我的时间不多了,其实很庆幸能比你晚走,这样就能把我们错过的故事,都写成你能带走的信。随后是长久的沉默,夹杂着压抑的啜泣,浅浅,我终于明白,最残忍的不是失去,是明明知道答案,却永远没机会再说出口。

    城市的霓虹依旧昼夜不息,却再没人记得那个总在深夜徘徊的男人。有人说曾在暴雨夜见过他的幻影,抱着画具站在便利店门口;也有人声称在深秋的画廊,听见两个温柔的声音在讨论新到的颜料。这些传说随着季节更迭渐渐消散,唯有潮汐画廊外的梧桐树,每年都会提前落下一片枯黄的叶子,恰好落在林浅画作的展示窗下。

    十年后的同学会上,林浅曾经的画友偶然提起她。你们知道吗她最后一幅未完成的画里,藏着一个秘密。众人翻开复制品,在层层油彩下,隐约可见两个交叠的轮廓——那是用刀尖刻出的,程叙和林浅并肩的身影。画框背面,用铅笔写着被岁月磨淡的字迹:如果相遇是场悲剧,那为何我依然庆幸,曾与你共享过一段月光。

    程叙的遗嘱里,将所有财产捐给了艺术基金,唯一的要求是在每年11月17日——他们初遇的日子,举办一场匿名画展。画展上不设作者署名,只陈列那些未被世人看见的、关于遗憾与爱的作品。第一届展览开幕时,有人在留言簿上写道:每幅画里都有一个未说出口的故事,就像城市夜空里,那些永远无法交汇的流星。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枯葵与永夜》简介 >《枯葵与永夜》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