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甲拂过儿子肩头,贤儿病中仍不忘抄录《孝经》为父祈福,这才耽误了...

    母亲,各位……林若贤突然出声,从袖中掏出卷帛书,这篇《河渠论》实为...

    林若楠霍然起身,腰间禁步琳琅作响。

    她含笑接过话头:实为贤弟病中口述,由我代笔之作。

    展开的绢帛上,她昨夜模仿的稚嫩笔迹墨迹未干,恰与贡院存档的考卷吻合。

    满堂喝彩声中,她与弟弟四目相对。

    少年眼底泛起水光,像极了那年被她从池塘救起时,攥着她衣角哭泣的模样。

    (七)

    子时的梆子声惊破残梦,林若楠握着《营造法式》从案前抬头。

    窗外忽有瓦片轻响,她吹熄烛火隐入帐幔,听得梁上传来刻意放重的脚步声。

    林姑娘莫怕。黑影翻落在地,竟是个蒙面女子,御史台正在暗中查春闱替考案……这边已经解决好了……

    她抛来半枚断裂的鱼符,正是科场通行信物。

    林若楠抚过鱼符裂口处的槐木纹——那日考场监考官查验考篮时,分明将这鱼符完璧归赵。

    冷汗浸透中衣,她忽然想起宴席间兵部侍郎公子诡异的笑意。

    姑娘是

    受人之托。女子揭开面纱,眼角朱砂痣艳如血滴,三日后酉时,城南槐花渡口。

    言罢翻身出窗,留下个青布包裹。

    内里竟是她幼时临摹的《快雪时晴帖》,唯有祖母知晓她将赝品藏在佛龛夹层。

    五更鼓响时,林若楠已站在祖母院中。八十老妪正在修剪一盆病梅,银剪擦过枯枝的声响撕心裂肺。

    楠儿可读过《韩非子》祖母突然开口,剪下一段生着绿芽的枝条,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她扑通跪地,看见老人从梅盆底取出个玄铁匣。

    匣面阴刻的北斗七星间,分明嵌着七枚槐花形状的玉片。

    (八)

    寅时的梆子闷在雨声里,林若楠将槐花蜜浸过的信笺封入青瓷枕。

    案头搁着连夜仿写的《女诫》,字迹与母亲一般无二。

    小姐真要...青黛捧着包袱的手不住发抖,里头装着男子裋褐与路引。

    该动身了。她将玄铁匣藏进竹箱底层,忽然听见东厢传来玉磬清音——那是弟弟房中独有的报晓器。

    推开后园角门时,一包温热的物件从墙头抛下,竟是裹着油纸的槐花蒸饼。

    城南渡口槐花如雪,她望着江水中自己男装倒影,忽听得身后马蹄疾驰。

    回首,只见林若贤单骑追来,少年健康了许多,此时倒有几分雄姿英发的英雄气了,怀中正紧紧搂着个鎏金筒。

    阿姐!少年滚落马背,官袍下摆沾满泥浆,这是《九章算术》珍本...

    他哽咽着捧上金筒,内页密密麻麻的批注里,夹着张泛黄的纸笺——十岁那年她教他解绳算时画的图示。

    渡船缓缓离岸,林若楠望着弟弟渐小的身影,忽然瞥见远处柳荫下万笙的胭脂色裙角。

    妇人手中念珠忽散,檀木珠子滚落,像极了那年被她摔碎的翡翠禁步散落了满地。

    (九)

    梅雨时节,姑苏城的石板路洇着青苔。林若楠望着悦鸿楼匾额下的槐木算盘——八十一档乌木梁上,她亲手刻的河洛图纹正泛着水光。

    掌柜的,漕帮的人又来索例钱。账房先生压低声音,这回要三成流水。

    她拨动算珠的手未停:把地窖存着的二十年槐花酿启封。

    抬眼时瞥见檐角新结的蛛网,记得用上好的白玉瓮装。

    酒宴设在临水轩,漕帮二当家捏着酒盏冷笑:林掌柜当咱们是要饭的话音未落,忽见屏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若楠不是男子简介 >若楠不是男子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