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封存多年的樟木箱,霉味里惊飞出一只枯叶蝶,翅上斑纹竟似当年泼洒的胭脂。

    推土机的轰鸣碾碎铜铃时,我和小师弟在瓦砾堆里翻出半片钧窑碗。乳酪冻的残痕凝在碗底,像粒不肯融化的雪。新剧场正演全息《牡丹亭》,激光束里飘着的梨花瓣,分明是我们当年晾衣绳上落的。

    小满突然扯我衣袖:程伯伯快看!废墟上升起半透明的戏台,师傅的戒尺正敲在虚空里。月光缝合处,二十八个铜铃齐声长吟,满树反季梨花瞬间化作雪片,纷纷扬扬落进钧窑碗中。

    第八折·胭脂扣(1989年春)

    清明雨沾湿戏台那日,春桃送来件特别的戏服。素白缎子上绣着百蝶穿花,蝶翼用的竟是真蚕丝,对着光能瞧见翅脉里的金粉流动。

    这是......大师兄指尖发颤,碰也不敢碰那流光。春桃抿嘴笑出梨涡:我爹说,唱《倩女离魂》的角儿才配穿这个。

    师傅破天荒允了连排三日夜戏。大师兄扮的聂小倩在台上飘摇如柳,水袖甩开时带起阵阵香风——原是春桃在戏服夹层缝了干茉莉。最后一折还魂唱罢,满台茉莉纷扬如雪,师娘悄悄抹泪,说这香够酽,能把魂儿勾回来。

    散戏后,大师兄躲在衣箱后拆戏服夹层。茉莉香囊里掉出张洒金笺,上头春桃簪花小楷写着: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他慌得把笺子塞进护腕,那夜练枪格外狠厉,枪头红缨扫落了西墙外半树海棠。

    第九折·破阵子(1997年秋)

    香港回归后的首场《穆桂英挂帅》,票卖得比月饼还紧俏。师娘翻出压箱底的锁子甲,鳞片全用真银打造,动起来哗啦啦似流水鸣涧。

    大师兄扮的杨宗保正要唱阵前花开并蒂莲,台下忽然骚动。春桃抱着三岁的小满挤到前排,小丫头戴着虎头帽,手里攥着半块乳酪冻。大师兄的枪尖颤了颤,银甲折射的月光正巧晃过春桃发间的白玉簪——那是他当掉祖传怀表买的。

    返场时突降暴雨。春桃在后台檐下哄小满睡觉,哼的竟是《游园惊梦》的调子。大师兄卸了一半的妆凝在脸上,油彩混着雨水往下淌:跟着我......

    别说傻话。春桃拿帕子擦他眼角,你有你的戏台,我有我的绣绷。帕角鸳鸯早褪了色,针脚却依旧细密。那晚大师兄在雨中耍了整夜枪,枪头红缨散成丝丝缕缕,像极了当年西墙外零落的海棠。

    第十折·镜中缘(2005年夏)

    电子城开业那日,小满穿着VR设备在虚拟戏台学甩水袖。全息投影的杨贵妃冲她眨眼睛,5D环绕音响唱着海岛冰轮初转腾。

    妈妈留下的。小满递给我褪色的刺绣图样,全息光扫过处,牡丹竟在空气中层层绽放,她说这些花样要传到千禧年之后。

    我们站在玻璃幕墙前测试新程式。数字化的霸王枪轻若无物,划过虚空时却带起真实的风声。小满突然惊呼:程伯伯你看!霓虹灯影里,大师兄的虚拟影像正在耍枪花,枪头红缨分明是那年雨夜散开的丝线。

    深夜调试设备时,我在数据库角落发现段加密录像。1992年冬的《夜奔》现场,雪花般的数据流中,分明有个桃粉身影立在台侧。当大师兄撕开前襟时,那身影伸手接住了飘落的海棠花瓣。

    第十一折·未央歌(2008年冬)

    老戏台废墟上建起京剧体验馆那日,小满给我看她的毕业设计——用纳米材料复刻的月白褶子。光线流转间,金线牡丹会随体温变换颜色,仿生面料能模拟汗渍晕染的效果。

    这才是真正的活色生香。她耳后的电子海棠投影出全息花影,程伯伯要不要试试

    我套上戏服那刻,馆内突然响起二十八个铜铃的和鸣。全息投影的师娘正在熬榆树皮胶,大师兄顶着水碗的虚影从身边掠过,小师弟的木刀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梨园小记简介 >梨园小记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