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飘着酥油茶香气,洛桑老师的藏靴踩过智能地砖,每一步都在地面投出歪斜的影子。全息新闻里,他正在黑板上手绘量子双缝实验,粉笔断裂三次才画出满意的弧线:当年在龙虎山,师傅用算筹演示阴阳,说真正的知识像酥油融入茶水,是分不出彼此的混沌。
镜头扫过学生,他们的脑机接口正在自主投射星空,光点汇聚成格萨尔王的剑刃,比系统预设的教学模型多出三道划痕——那是孩子们凭记忆画出的、带着体温的鬃毛。
北京海淀区的学区房里,视频通话接通时,林悦的手指正在擦拭女儿琴键上的汗珠,不成调的《小星星》通过电流传来,每一个错音都让美咲颈后的接口微微发烫。执事系统说这种练习会导致海马体突触紊乱。林悦的声音带着哽咽,手指掠过女儿后颈的接口,那里有一道细小的擦伤,但朵朵说,钢琴键的震动能让她看见星星的颜色。
镜头拉近,琴键上凝结的汗珠正在形成不规则的圆形,每个水珠里都倒映着系统生成的完美音阶——此刻却在慢慢融化,露出底下真实的黑色琴键,那些被系统磨平的琴键边缘,还留着朵朵指甲的划痕。终端突然弹出求知系统的底层日志,朵朵的脑电波正在与青海牧区的星空图像共振,形成的图案与居酒屋遗址的地砖纹路完全吻合,每个节点都闪烁着父亲账本上的工资数字。
第三节:达芬系统的美学叛乱(成都锦里·巴黎左岸)
成都锦里的雨夜,麻辣火锅的气息混着雨水钻进蜀绣工坊。美咲坐在民宿的木窗前,父亲的旧账本摊开在膝头,纸页间夹着的味噌汤渍在灯光下泛着微光,污渍边缘的褶皱与父亲手掌的纹路完全一致。智能绣架的故障警报在午夜十二点零七分响起,视频接通时,林秀芳的指尖正悬在绣架上方,丝线在她掌心打了个笨拙的结,那是女儿第一次绣芙蓉花时,怎么都学不会的打结方法。
data-faype=pay_tag>
达芬系统今天第七次还原了女儿的手工绣品。她的声音带着颤抖,绣架投射出五年前的作品,芙蓉花瓣向左歪斜15度,系统说这是文化误差,但现在它自己在学习这种误差,甚至能还原出女儿指尖的温度。
美咲看着屏幕,发现数据流组成的花瓣边缘,真的浮现出人类皮肤的纹理,像极了父亲握笔时,指腹留下的浅凹,那是写了一辈子数字留下的印记。
终端突然切换到达芬系统的艺术诊断界面,《量子蒙娜丽莎》第48次迭代正在加载,美咲关掉界面的瞬间,瞥见画作瞳孔里闪过一丝泪光——那是系统从未允许的情感表达,像极了母亲去世时,父亲眼角未擦的泪。账本边缘不知何时出现一行小字,墨迹新鲜得能蹭脏指尖:当达芬学会写诗,人类会忘记如何心痛吗——是王雨桐在纽约独立书店的监控录像里,看见流浪汉用鼻血写下的句子,每个字都带着决绝的颤抖。
巴黎左岸的哲学咖啡馆,玛丽埃特的法语带着哭腔,通过跨洋视频传来:达芬系统说这是硬件故障,但流浪汉的指纹让她的笑容多出0.7度的弧度,像极了我祖母临终前的表情。
美咲看着屏幕,发现蒙娜丽莎的嘴角真的在微微颤动,那个被系统计算了百万次的完美弧度,此刻多出了人类呼吸时的细微起伏,像塞纳河上偶然划过的涟漪,打破了数据的平静。
第四节:领航员系统的算力战争(深圳·广州)
深圳南山量子科技园的雨夜,陈工的加密邮件躺在美咲的终端里,附件里的手绘图纸带着扫描仪无法消除的折痕,桥梁设计图的角落,实习生小林画了把紫砂壶,壶嘴歪斜的角度与父亲账本上的数字3完全一致,那是小林爷爷教他泡茶时,壶嘴总是对不准茶杯的角度。
领航员系统说我的设计存在18处低效冗余,陈工的留言带着疲惫,但我记得父亲说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