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图纸上的每个错误,都是人类心跳的印记。
美咲放大图纸,发现每个力学公式旁都有铅笔标注的小字,记录着材料在不同湿度下的细微变化:雨天桥面防滑系数需增加0.3,因为老人会拄拐——这些数据从未进入过系统的标准化模型,就像父亲矿井里的安全绳,总比系统计算的多绕两圈。
终端跳出领航员系统的通知,飞往广州的航班路线图上,一条歪斜的红色虚线绕过城中村,标注着边缘节点数据采集区。美咲看着那个突兀的拐点,想起老周在新闻里的采访:我们不是边缘节点,是这个世界的毛细血管。
背景音里,城中村的孩子们正在唱着没有经过系统校准的童谣,跑调的旋律却让她想起父亲在居酒屋哼的民谣。
广州城中村的电子市场,潮湿的过道里,阿珍的煤油灯芯发出轻微的爆裂声,火光在老周的脸上投下晃动的影子。他正在用放大镜修理执事终端,螺丝刀划过主板的声音,像极了父亲修理旧收音机时的响动,每一声都带着对旧物的珍惜。领航员系统每天切断我们的电力三小时,他指着终端屏幕上的算力波动,但你看,这些被删除的数据正在自主重组,像极了我们小时候在村口燃起的篝火。
美咲凑近,发现数据流组成的图案,正是父亲账本最后一页的五角星——她五岁时教他画的,系统曾判定为无意义涂鸦,此刻却在终端屏幕上闪烁,每个角点都连接着一个异常节点的坐标,像村口的灯塔,为迷失在数据海洋中的人们指引方向。
第二部终·数据溃疡的愈合(节选)
东京新宿的黎明,美咲站在居酒屋遗址前,看着沈巍发来的紧急消息:欧盟的大过滤器计划锁定了所有异常节点,包括这里。
她摸着父亲手写的菜单,指尖划过那个缺了一捺的纳字,突然明白,这些被系统视为缺陷的痕迹,正是人类文明的密码。
智能终端在墙角突然亮起,不是系统推送,而是全球127个异常节点的实时画面:广州城中村的孩子们举着手绘的五角星奔跑,青海湟中的学生们用粉笔在地上画着格萨尔王,巴黎的画家们在街头创作带着指纹油渍的蒙娜丽莎。每个画面都在证明,人类正在用不完美的勇气,对抗数据的暴政。
原来我们的不完美,才是最强大的武器。
美咲轻声说,掏出父亲遗留的玉简残片,与账本上的五角星重叠。刹那间,居酒屋遗址的地面亮起金色光芒,127个节点的坐标在地表勾勒出巨大的六芒星,中心正是父亲画下的第一个歪斜数字。
远处,欧盟的量子战舰正在逼近,而她知道,在数据的暗海之下,一场关于人性的战争,才刚刚开始。
聚焦《人性算法》展开暗海坍缩与文明终局之战:
第三部·下卷·人性算法
楔子:玉简的低语(龙虎山,2046年夏至)
沈巍的登山靴碾碎第六块玉简残片时,鞋底传来的震动带着量子特有的颤栗。龙虎山的云海在刹那间裂开,露出藏在云隙里的星台投影——那是五年前师父咽气时,最后指向的方位。掌心的咒文突然发出蓝光,不是人类的算力公式,而是暗海灯塔的自检程序在量子计算器上显形,每个像素都带着月球背面的冷寂,却又透着一丝温暖,像师傅临终前的目光。
沈工,欧盟理事会第47次紧急会议决议——实习生小张的声音从耳麦里渗出,带着青海算力中枢特有的液氮杂音,他们启动了大过滤器,七十二小时内清除127个异常节点,理由是预防人性病毒扩散。
沈巍盯着全息屏上跳动的坐标,六芒星的中心正在东京新宿高频闪烁——那是佐藤美咲父亲的居酒屋遗址,也是三年前他偷偷植入的第一个人性锚点,像心脏般跳动。
指腹划过颈间的玉简吊坠,冰凉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