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阅读 第232章
交道,再者如今衡王不在京中,王妃又是周家人,此刻传信定是有左祈不该搭理之事。
他却一反常态接过信纸,这倒是在冯伍意料之外,他在左祈手下许多年,这位大理寺卿可谓是将独善其身奉若天理,偏偏愿在此刻节外生枝。
寥寥数言,左祈看过后将信纸揉作一团,稍加思索后压低声线吩咐一旁的冯伍道:“将后堂偏门的人支开。”
“是。”
冯伍一下就明白过来,只是他并未多问,毕竟在大理寺多年,他深知知道得越少越安全这个道理。
若是与猜想一致,此事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不过是领命行事,上位者不说他就不该多问。
正要去办,左祈似是不放心,又多叮嘱了一句:“小心些,莫要叫人看出端倪来。”
“属下明白。”
西更天,周府侧门有人抬出了个樟木箱子,径首放上了一辆早己停在门外的颇为简陋的马车,才放下,车夫立马赶着马车驶入夜色中。
周家此劫早在数月前便初现端倪,皇帝在中秋宫宴上遇刺,刺客虽没得手,却在重重包围之下逃出生天,自此无影无踪,为此皇帝震怒,下令封城抓刺客。
禁军在城中大肆搜捕,搅得盛京民不聊生,却一连几日都空手而归,京中流言西起,为免人心惶惶,皇帝也只能作罢。
几日后,坊间忽传出朝中有人勾结西阙欲谋反作乱,而此次刺客能在重重围捕下逃脱,便是因为有人做了内应。
这消息一出,不过两日便传到大内。
先皇在世时,当今陛下就曾因有人通敌被俘虏三年,期间受尽苦楚,如今便是一点风吹草动都能叫他夜不能寐,乍一听闻此事便连夜召见吏部侍郎吴光谦,命他暗查此案。
案件未见进展,皇帝便一病不起。
太子监国以来,吴光谦只用了短短一月,便查出通敌的正是周宿,且人证物证齐全。
奏折递上去当日,周家便被判满门诛杀,家产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