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章
热门推荐 第160章
    花的譬喻的道理就在这里。

    就是说,所有的修行,都一定有莲花跟莲子——理观、事修,这样才圆满。

    我个人学《法华经》有一段因缘,跟大家分享一下。

    我读佛学院的时候,其实我喜欢的是唯识学。

    我那个时候有听《法华经》,但是我最喜欢唯识。

    唯识的好处,它解释因果很清楚:这怎么回事?

    我今生没有造这个罪,为什么得这个果报?

    因为仓库里面有。

    唯识的因果思想,它建立一个阿赖耶识的概念。

    就是,你今生不是承当你今生的因果,你要承当你无量的过去的因果。

    这个就是唯识学。

    你看唯识学的思想修的观照是什么?

    修无分别智。

    就是,看到因缘果报,我没有意见,就是我不能动名言。

    “万般皆是业,半点不由人。”

    当然,唯识学也有缺点。

    唯识学,你学完以后会觉得内心很沉重,你背负无量的过去。

    这个生命的水流从过去流到现在,你要概括承受你过去的因缘,因为一个都跑不掉,都在阿赖耶识保存着。

    后来我学了《楞严经》,心生大欢喜。

    “何期自性,本自清净”,没什么过去不过去的!

    《楞严经》说你不要想这么多,“今知当体是,翻恨自蹉跎”,就是“何期自性,本自清净”,当下就是清净。

    所以《楞严经》讲当下,它不谈过去。

    它说你把握每一个当下,你只要把生命当中每一个当下都把握好,人生没有什么过不过去,也没有什么现在未来。

    那是一个片段,才有过去、现在、未来。

    每一个生命都是当下、当下、当下……就够了。

    我觉得这个思考很好,找到人生的出路。

    所以诸位!

    你如果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首页 >有本事就让我重生试试简介 >有本事就让我重生试试目录 > 热门推荐 第160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