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得够呛!王老五笑着打趣道:谁让你非要割他们的耳朵,这下知道累了吧!王玉雯看着沿途山清水秀的美景,心情大好,兴奋地说:爸,您看这景色多漂亮啊!我在东京长大,都没怎么好好出去玩过。虽说东京有热闹的三街六市,可每次出门都得用纱兜把脸蒙着,烦死了。哪能像现在这样,尽情欣赏这么美的风景啊!王老五问道:你也喜欢山水风光呀王玉雯开心地回答:这么美的景色,就跟画里一样,怎么能不喜欢呢!

    当时正值四月上旬,天气渐渐有些燥热起来。他们忽然来到一处池塘边,池塘中间有一条长长的堤坝,堤坝两旁垂柳依依,随风摇曳。池塘对岸是一个小村落,错落有致地分布着一些人家。父女俩策马踏上长堤,两边的柳树像天然的遮阳伞,把阳光遮挡得严严实实,让人感觉格外清凉。王玉雯仰头看着四周,感叹道:要是这长堤能一直通到沂州府,那该多好啊!王老五说:闺女,天越来越热了,咱们俩把包袱都拴在腰上,实在是难受。你在这儿等会儿,我去前面村子里找个人,雇他帮咱们挑包袱,这样咱们也能轻松点。王玉雯连忙点头:爸,我也正这么想呢。这么大的包袱拴在腰上,不仅热得难受,万一遇到什么坏人,打斗起来也不方便。王老五假装生气地骂道:你这丫头,出门就不能说点吉利话,开口闭口就是打打杀杀的!再这么胡说八道,看我不拿马鞭抽你!王玉雯咬着嘴唇,偷偷笑着,小声嘀咕道:既然不打架,还带着兵器干嘛……王老五转过身,扬起马鞭,佯装要打:你再敢说一句!王玉雯赶紧低下头,只是偷笑。王老五下了马,解开包袱,带上一些零碎银子,又让女儿也下马,把马拴在柳树上,将包袱和朴刀交给她,叮嘱道:你在这儿好好看着,我去去就回。别在这儿疯疯癫癫的,让来往的人笑话。王玉雯笑着说:谁疯疯癫癫啦

    王老五顺着路往前走,不一会儿就到了一个大市镇。他四处打量了一番,找到了一个年轻力壮的庄稼汉,跟他谈好了价钱,问清楚了姓名和住址,还让他写了一份把行李送到沂州府的承揽书。王老五请他的左右邻居都在承揽书上签名画押,然后小心地收了起来。接着,他先给了庄稼汉一些安家费和路费,又按照惯例给邻居们道了谢。这庄稼汉是个身强力壮的小伙子,只见他抄起一根滑溜溜的枣木扁担,把自己的小包袱也拴在腰上,雄赳赳地跟着王老五回到了柳堤。王玉雯正站在那儿悠闲地看着周围,见他们回来,便迎了上去。庄稼汉走到包袱前,打量了一下,问道:二位官人,这包袱能打开吗王老五疑惑地问:你要打开干嘛庄稼汉解释道:这两个包袱一大一小,重量不均匀,我得调整一下,好挑着走。王老五说:打开也行。于是,他和王玉雯一起把两个包袱里的东西匀了匀,王老五又把两个铁丝灯笼挂在扁担上。庄稼汉把扁担往肩上一扛,说道:这两个包袱可真沉啊,路上可得小心点。王老五说:你别嫌沉,我还打算再买点零碎东西让你带上呢。庄稼汉拍着胸脯说:再重点我也挑得动。不过到了地方,官人您可得多给点酒钱啊。王老五笑着说:这还用你说。王老五和女儿拿起兵器,重新上马,和庄稼汉一起回到了市镇。王老五说:咱们去买点酒肉吃。于是,三人一起找了个地方吃了顿饭。吃完饭,王老五又去买了两把雨伞和几张油纸,以防下雨。庄稼汉也去买了一把伞,都放在了扁担上。王老五在路上看到黄酒和牛肉不错,又买了个葫芦,装了几斤黄酒,还切了三五斤黄牛肉带着。三人离开了市镇,沿着大路继续赶路。一路上,挑担的庄稼汉好奇地问:二位官人,你们从东京去沂州府,为啥要走这条路呀王老五回答说:我们有点别的事儿,所以必须得从这儿走。庄稼汉又问:二位官人都是做什么官职的呀王老五说:我们都是提辖。庄稼汉瞅了瞅王玉雯,接着问:这位年轻的官人是您什么人呀王老五说:这是我儿子。庄稼汉一听,忍不住称赞道:这位年轻的官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北宋风云三简介 >北宋风云三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