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人,年纪看上去还不到二十岁吧,手里拿的这枝梨花古定枪,怕不得有四十来斤重。要是能耍得动,那可真是厉害啊!王玉雯笑着说:你还挺识货的嘛。难道你也懂这个,说来给我听听。庄稼汉赶忙说:不瞒二位,我今年二十二岁,骨子里就特别喜欢耍枪弄棒。虽然也学了几路,但可惜家里穷,没钱去拜名师学艺。王老五笑着说:你既然这么热爱,那就把你之前学的跟我讲讲。要是有什么不足的地方,我也好指点指点你。那庄稼汉一听,高兴坏了,立马来了精神,一边走一边手舞足蹈,七嘴八舌地说了一大通。有些说得还像那么回事,有些就难免让人发笑。王玉雯笑着说:你呀,想拜我为师还早着呢!可惜你住在这里,要是能跟我们一起去沂州府,就你这身材,我教你一年,保证你能练就一身好武艺。庄稼汉听了,不禁感叹道:哪有那么好的福气哟。当天晚上投宿的时候,庄稼汉就跑来向他们请教武艺。王老五和王玉雯也不藏私,教了他一些技巧。庄稼汉开心极了,一路上都小心翼翼地伺候着他们,甚至还自己掏钱买酒肉,讨好他们父女俩。

    咱们长话短说,三人连着赶了几天路。白天走的都是平稳的道路,晚上也都能找到不错的地方休息。每天晚上一有空,庄稼汉就缠着他们请教武艺。不知不觉,他们就来到了砀山地界。路上的行人看到王玉雯,都忍不住称赞:好一个帅气的少年,还是个军官模样呢。王玉雯骑在马上,双手闲着没事干,只见她挂好梨花枪,拿起那张鹊华雕弓,抽出一支箭搭在弦上,只要看到虫蚁之类的,就忍不住去射。不管是天上飞的鸟,地上跑的小动物,还是树上停歇的昆虫,只要被她瞧见,抬手就是一箭。那庄稼汉也在一旁助兴,有时候王玉雯没看到,他就帮忙指出来;等猎物被射落在地,庄稼汉便赶忙放下担子,跑去把箭和猎物一起捡回来。王玉雯接过箭,把猎物放在马鞍上,慢慢地拔毛。要是碰到羽毛特别好看的,就干脆连皮剥下来玩。王老五在一旁忍不住埋怨:你们呀,真是闲得没事干,老射这些东西干嘛,这不耽误赶路嘛!可王玉雯根本不听他的。

    有一天,他们走到一个地方,只见一座大岭横在眼前。一行人爬到岭上刚走了一半,就看到一个粉板牌楼,上面写着飞龙岭三个大字。王老五说:我年轻的时候从这儿路过,记得飞龙岭那面转弯的地方,叫冷艳山。再往北走,一直有一百多里都荒无人烟。现在已经过了中午,看样子是赶不到下一个落脚点了。岭上有几家小店,咱们就在这儿歇脚吧。又往上走了几步,有两家客店的伙计跑过来招揽生意:从西边来的客官,往东走的住宿地还远着呢!就住我们这儿吧,房间好,马厩也宽敞!一边说着,一边就从庄稼汉手里抢过担子,先挑着往前走;另一个伙计则过来牵马。王老五赶忙下马说:慢着,我得自己看看。伙计回应道:不用看啦,就我们家最好。说着,大家一起到了岭上。只见左边有一排房子,大概有五七家小店面,还兼卖一些杂货。最东边的尽头,有一座大客店。客店门口有一棵大槐树,再过去就是下岭的路。那个伙计挑着担子径直走进了客店。王玉雯也来到店门口,下了马,她的枪和弓箭已经被庄稼汉接过去了。王玉雯手按着那口青錞剑,走进店里。王老五看了看,说:我三十年前从这儿过的时候,还没这家大店呢。这时,只见树下坐着一个身材魁梧、皮肤黝黑的胖大汉,敞开着胸口,露出一溜黑毛,腿上长着一个老大的烂疮,敷着些药,正流脓出血呢,他把腿搁在一张柳木椅上。看到他们三人过来,胖大汉眼中闪过一丝欣喜,又看到他们带着兵器,不禁有些吃惊,他点了点头,招呼道:客官请进啊,我起身不方便,多担待。说完,便叫一个伙计扶着他,走进了柜台里面。柜台边还有一个妇人在做针线活,看到他们进来,赶忙起身迎接:客官,跟我来!三人打量着店里,只见院子十分宽敞:上面高坡处有三间正厅,右边有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北宋风云三简介 >北宋风云三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