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经挤满了人。王婶举着蒲扇挤到最前面,浑浊的眼睛瞪得溜圆:这是咱们村第一个状元还是女娃

    李大爷颤巍巍地扶着老花镜,反复念着成绩单上的名字:啧啧,比当年县中学的校长儿子还厉害!

    林建国蹲在门槛上猛抽旱烟,烟锅里的火星明明灭灭。自从答应让林夏继续读书,他就再没踏进过女儿的柴房。此刻看着村民们围着女儿问东问西,粗糙的手掌在裤腿上蹭了又蹭。李秀兰躲在人群后抹眼泪,围裙兜着刚从菜园摘的黄瓜,想递过去又怕丈夫看见。

    听说北大的校长要亲自来送录取通知书

    人群里不知谁喊了一嗓子。林夏这才注意到陈远山怀里的牛皮纸袋,隐约露出烫金的

    北京大学

    字样。她的膝盖突然发软,若不是身旁的王婶眼疾手快扶住,险些跌坐在地。

    夜幕降临时,林家小院被灯笼照得通明。林阳缩在角落啃玉米,腮帮子鼓得老高,时不时瞪姐姐一眼。林建国破天荒杀了只老母鸡,鸡肉炖蘑菇的香气飘出老远。酒过三巡,隔壁村的媒婆扭着腰跨进门槛:他叔,我给夏夏寻了门好亲事!县医院院长的儿子,研究生毕业......

    砰!

    林建国的酒碗重重砸在桌上,酒水溅湿了炕头的北大宣传册。他涨红着脸吼道:我女儿要上北大!

    这话惊飞了梁上的燕子,也惊得媒婆张着嘴说不出话。林夏望着父亲,第一次发现他鬓角的白发不知何时已经成片。

    录取通知书送来那天,整个镇子都轰动了。北大招生办主任握着林夏的手说:我们在全省找了十年,才等到你这样的学生。

    摄像机的闪光灯此起彼伏,林夏看见人群里李秀兰抹着眼泪,林阳咬着指甲别过脸,而陈远山站在最角落,笑着偷偷抹眼睛。

    当晚,林夏独自坐在柴房。月光穿过窗棂,照亮墙上那张边角卷起的明信片。此刻真正的录取通知书就摆在膝头,烫金的字在黑暗中泛着微光。她轻轻抚摸着

    北京大学

    四个字,忽然听见外面传来争吵声。

    县里给了五千块奖金!

    林建国的声音压不住兴奋,要不咱给林阳买台新电脑他明年高考也能用......

    他爸,

    李秀兰的声音带着哭腔,夏夏这些年......

    女娃早晚要嫁人!

    父亲的吼声震得窗户纸沙沙响,再说了,她读书的钱不都是陈老师出的

    林夏抱紧录取通知书,指甲深深掐进掌心。墙角的煤油灯突然熄灭,黑暗中,她摸到床底那个用麻绳捆着的纸箱

    ——

    里面装着她从小学到高中的所有课本,每一本都贴着工整的标签。手指抚过那些歪歪扭扭的字迹,她想起陈远山说过的话:教育不是投资,是点燃火种。

    第二天清晨,林夏背着装满旧书的麻袋出了门。她要去县城给贫困生捐赠书籍,顺便看看新开通的图书馆。路过村口时,王婶塞给她一捧煮熟的鸡蛋:到了北京想吃啥,婶子给你寄!

    李大爷硬往她兜里塞了包核桃,粗糙的手掌上还沾着泥土。

    林阳突然从槐树后冲出来,涨红着脸把一个信封塞给她:路上......

    路上买水喝。

    不等林夏反应,他已经跑远了。信封里是皱巴巴的三百块钱,还有张字条,字迹歪歪扭扭:姐,你真厉害。

    汽车发动时,林夏透过车窗回望。父亲站在村口,背影像棵弯曲的老槐树,却固执地不肯挥手。母亲追着车跑了好长一段路,手里还举着她落下的围巾。陈远山骑着自行车跟在车旁,大声喊着:到了北大记得给我寄明信片!

    车轮碾过青石板路,扬起细碎的尘土。林夏摸着口袋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重男轻女?我反手就去了北大简介 >重男轻女?我反手就去了北大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