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境电商转型时的场景——每次突破都伴随着剧痛的蜕变。
入股协议签在清明前夜。林远在会议室里看着资产评估报告,工厂估值5亿,他注资2亿拿下40%股权。王建国的手在合同上停顿,林总知道采矿权有多难搞吧青海那片盐湖,多少人盯着。少年时在县城见过的煤矿纠纷突然涌入脑海,他想起父亲临终前攥着他的手,指甲几乎掐进肉里——有些风险,注定要有人承担。
母亲对新能源的理解停留在电动车电池。王秀兰在电话里念叨:晴晴说你们搞的是环保产业,好事。老人刚做了白内障手术,声音里带着刚睡醒的混沌,隔壁李叔家儿子在青海开卡车,说那边的盐湖跟镜子似的。林远握着手机,望着窗外的梧桐树,想起二十年前跟着父亲去煤矿送货,卡车碾过碎石路的颠簸——命运的齿轮,总在不经意间转回原点。
二、资本杠杆的舞者
并购第一家锂矿企业在立夏那天。林远站在青海戈壁滩上,看着挖掘机劈开红色的山体,想起亚马逊仓库里的打包机——同样是对资源的攫取,前者带着原始的野蛮,后者裹着文明的糖衣。周宇举着勘探报告走来,墨镜遮住半张脸,锂含量300ppm,比预计高50%。他的袖口露出新纹的纹身,是只衔着橄榄枝的鹰——跨境电商赚的第一桶金,让这个曾经的供应链主管迷上了冒险。
真正的挑战是资本运作。徐静的红杉团队再次出现,这次她穿着藏青色西装,高跟鞋踩在戈壁的沙地上,我可以帮你做采矿权质押,最高能贷评估值的70%。她递来份文件,但你得让红杉占新成立的产业基金20%份额。远处的盐湖在阳光下泛着银光,林远想起她曾经说过的话:资本不是洪水猛兽,是杠杆,就看你怎么用。
三个月里,林远用质押—并购—再质押的模式,控制了三家锂矿企业。在西宁的融资会上,他对着台下的投资人举起酒杯,我们的锂资源储量已经达到50万吨,按照现在的价格......话音未落,台下传来冷笑。说话的是宁德时代某供应商的负责人陈辉,锂价早晚崩盘,你们这些投机者懂什么叫产业链玻璃杯在林远手中轻轻一颤,他想起苏宁时期与盒马的竞争——每个赛道的入口,都站着守护旧秩序的守门人。
转折发生在秋末。省环科院的专家沈曼第一次出现在工厂,她穿着白大褂,头发束在脑后,你们的废水处理系统不符合新国标。她指着化验报告上的重金属含量,再不改,下个月的环保评级就会降到C级。林远注意到她无名指上的戒指痕迹,想起徐静说过的话:每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需要个能帮他规避风险的女人。
三、政商棋局的平衡术
徐州经开区的招商谈判持续了三天。陈建军局长敲着桌子,我们给土地出让金返还50%,税收地方留存部分前三年全免,但你们得保证年纳税额不低于5000万。他推过来份文件,这是省里头的意思,要搞循环经济示范项目。林远扫过锂电池回收的字样,想起沈曼的警告:2025年起,动力电池回收将强制纳入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
沈曼的团队进驻工厂那天,带来了最新的环保设备图纸。我们采用干湿法结合工艺,她在白板上画出流程图,镍钴锰回收率能达到95%。林远注意到她画圆时手腕的弧度,和林小夏当年在黑板上写公式时一模一样。窗外的法桐叶开始变黄,他忽然想起北京的秋天,那个穿着米色风衣的女孩站在银杏树下,说我们可能再也回不去了。
行业论坛的辩论在冬至前夜。陈辉拿着话筒冷笑,锂电池回收根本不赚钱,你们就是为了拿政府补贴!林远走上台,点开PPT上的财务模型,我们的毛利率能达到30%,因为......他顿了顿,看向台下的沈曼,她轻轻点头,因为我们掌握了低能耗提锂技术。掌声响起时,他看见徐静坐在后排,指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