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有青涩的爱恋在悄悄萌芽。
毕业季来临,校园里弥漫着离别的伤感。李婉在信中满怀期待地告诉我,希望我能在毕业典礼那天到场,见证她成为一名医生的重要时刻。她字里行间满是兴奋和憧憬,我也能感受到她对我的渴望。可就在这时,我内心的犹豫和不安却像影子一样紧紧缠着我。同宿舍的兄弟们你一言我一语地劝我:就交往了,那么远,不会有什么结果的。我被他们说得有些摇摆不定,可真正让我退缩的,是我内心的胆怯。我害怕面对她,害怕面对这份已经生根发芽的感情,害怕毕业后的未知与别离。
典礼那天,校园里彩旗飘飘,同学们身着学士服,脸上洋溢着青春的光彩。我却独自窝在宿舍里,攥着那本普希金诗集,心里像是有一场风暴在肆虐。我想起李婉眼里的期待,想起我们共同度过的那些美好时光,可最终,我还是没能迈出那扇门。我看着手中的笔,一次次提起,又一次次放下,那封本该送去的祝贺信,硬是被我生生憋在了肚子里。后来,我再也没收到过她的来信。
那些年,我常常会在梦里梦到她,梦到那趟拥挤的火车,梦到那本诗集,还有她转身离去时那略带失落的背影。每一次醒来,我的枕边都是湿的。我常常在想,如果当初我勇敢一点,如果我跨出那一步,我们的故事是不是就会不一样可人生没有如果,那些未说出口的爱,未赴的约,就像被风卷走的蒲公英,一去不复返。而如今,当我再次面对她时,她却已病入膏肓,那被岁月和命运磨损的面容,满是沧桑和憔悴。我的心像是被狠狠揪住,痛苦得几乎无法呼吸。我只能在心里默默祈祷,希望余下的时光,能弥补我当年犯下的错。
那是一个普通的午后,阳光透过窗帘洒在书桌上,我百无聊赖地翻着旧书。突然,一本泛黄的普希金诗集从书架上滑落,掉在我脚边。我弯腰捡起它,封面上的字迹已经有些模糊,可我一眼就认了出来。那是李婉送给我的书,书页里还夹着她当年写给我的信。我翻开书,那些熟悉的字迹瞬间把我拉回了过去。
我盯着那本书,心里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不甘、愧疚、思念,一股脑儿地涌上来。我突然想,这么多年了,我是不是该再找找她哪怕只是问问她过得好不好。我按捺住内心的忐忑,找出纸笔,按着记忆里的地址,给她写了一封信。信里,我小心翼翼地问她过得怎么样,有没有新的开始。写完信,我把它塞进信封,贴上邮票,投进了邮筒。那一刻,我的心跳得飞快,仿佛在期待一个奇迹。
两个月后,我收到了她的回信。信封薄薄的,字迹歪歪扭扭,像是用尽了力气才写出来的。我颤抖着手拆开信,一行行读下去。她告诉我,她已经去了滨海市的一家医院工作。字里行间,我感受到了她的疲惫和无奈。她写得很简单,可我能感受到她的坚强。我立刻回信,告诉她我很想见她,想知道她这些年过得怎么样。从那以后,我们又开始了书信往来。
通过她的信,我才知道她这些年经历了多少磨难。她的父亲在文革时被整死,母亲也因此受牵连,落下了残疾。家里就她一个女儿,她不仅要上学,还要照顾母亲。后来,她结了婚,可丈夫在一次野外勘探中失踪了,留下了一个两岁的女儿。我看着她的信,心里像被刀割一样疼。我想去见她,想给她一些安慰。
终于有一天,我鼓起勇气去了滨海市看她,我们在她家南面的小山上见面,那里靠海,风很大。她站在岩石上,望着大海,眼神里满是忧伤。我走过去,站在她身边,什么也没说。我们就这样静静地站着,听着海浪的声音。那一刻,我感觉我们之间有一种说不出的默契,仿佛这么多年的时间并没有把我们分开。
直到我看到她的最后一封信。信里,她只写了一句话:我们终将成为彼此生命中的未竟之诗。我看着那句话,心里一阵刺痛。我知道,她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