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1.AI
导诊台前的争执
2025
年
5
月的清晨,阳光透过医院玻璃幕墙斜斜切进候诊大厅。我攥着手机在
AI
导诊台前踱步,屏幕上
上海养老服务陪诊师
的电子徽章在人群中格外显眼。突然,一阵激烈的争吵声打破了晨间的静谧。
我都说了是胸口闷!这破机器非让我挂骨科!
白发苍苍的李奶奶,双手紧紧攥着那皱巴巴的导诊单,由于用力,指关节都微微泛白。她浑浊的眼睛里此刻满是怒火,仿佛要将面前这个
不通情理
的机器灼烧出个窟窿。而那伫立在一旁的
AI
导诊屏,却依旧不紧不慢,用冰冷、机械的女声重复着:根据您输入的症状分析,建议您选择骨科
——
那声音在略显空旷的医院大厅里回荡,更衬出李奶奶的孤立无援
。
我察觉到老人的焦急与无助,快步上前,动作轻柔地扶住老人那微微颤抖的肩膀,语气尽量温和地说道:奶奶,您先别着急,我是陪诊师陈默,专门来帮您解决看病难题的。咱们先看看您之前记录的症状情况。
说罢,我微微俯身,指尖在导诊屏上缓缓滑动,仔细浏览着上面的历史记录。这一看,我的心顿时沉了下去。老人明明认真输入的是
左胸隐痛,可由于系统识别的偏差,竟然错误地显示成了
左膝隐痛。
奶奶,您是不是用语音输入的呀
我满脸关切地询问道,随即便迅速调出语音回放。果不其然,老人那浓重的苏北口音,像一团迷雾,让
AI
这个智能
小助手
误判了关键词。一时间,信息传达陷入了僵局。就在这时,导诊屏仿佛心有灵犀一般,突然
唰
地弹出一条提示:当前为北大校医院
AI
导诊系统公测阶段,如需人工辅助请按红色按钮。
陈老师,麻烦您带这位患者去心内科分诊台,我们需要采集这次误判的数据。
耳机里传来校医院信息科魏主任的声音。我搀着李奶奶走向分诊台,路过护士站时,瞥见电子屏上正在滚动播放
2025
年医保新政药品追溯码全场景应用
的通知。
二·抢救室里的
数字鸿沟
午后,日光透过抢救室的窗户,却未能驱散那浓烈的消毒水味,焦虑的情绪如阴霾般在空气中弥漫。我才帮一位饱受癌症折磨的患者办妥住院手续,转身间,便瞧见护士神色匆匆,推着轮椅风一般冲进走廊。轮椅之上,瘫坐着一位老人,他面色铁青,嘴唇毫无血色,眼神中满是恐惧与无助。
护士一脸焦急地拉住我,王阿婆突发心梗,情况危急,家属在外地赶不过来!
她把病历塞到我手里,补充道,她女儿说有电子医保卡,可老人根本不会用手机,这可怎么弄啊
我立刻打开
随申办APP,在杨浦区陪诊服务平台快速调取王阿婆的就诊档案。屏幕蓝光映着老人紧闭的双眼,我突然想起上周参加的医保新政培训
——2025
年村卫生室全面纳入医保,电子处方流转系统已覆盖所有三甲医院。
魏主任,王阿婆的电子病历调不出来!
我对着耳机大喊。那边传来键盘敲击声:她的医保账号关联了子女的亲情账户,需要人脸识别授权。
抢救室门口的电子屏突然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