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缘,墨尔本的南十字星在他头顶闪烁。视频右下角的时间戳像一把冰锥刺进我的眼睛——2023年8月14日15:07,正是我预约了Tiffany戒指,准备在日落时分求婚的时刻。而那天下午三点,苏瑜发来的试婚纱自拍照里,背景窗帘的花纹与仁爱医院VIP病房完全一致。

    他们用我爸的命逼我接近你。苏瑜突然扯开自己的衣领,锁骨下方陈旧的针孔连成北斗七星的形状,每个针眼代表一次情报传递。陈霁要的不是林氏集团,是整个华东地区的医疗器械定价权。

    太平间的温度骤降,苏瑜踩着十厘米的婚鞋推开冷藏柜。十二位戴口罩的护工像幽灵般无声进入,每辆担架车上的白布都浸着可疑的黄褐色污渍。

    2019年7月,陈氏缝合线。她掀开第一块白布,我的高中同桌李明面部肌肉已经溶解,露出森白的颧骨,可吸收缝线里混了工业用聚丙烯,导致术后感染死亡率飙升。

    第二具尸体被医用铁丝捆绑的姿势让我胃部痉挛——那是母亲的主治医师王主任,他发黑的指甲缝里还嵌着某种蓝色粉末。他发现了化疗药被替换成淀粉混合物。苏瑜的声音开始发抖,陈霁的人把他从仁爱医院顶楼扔下去,伪装成吸毒过量。

    当苏瑜走到第七辆担架车前,她的婚鞋突然打滑。我扶住她时,婚纱后腰的束带绷裂,露出脊柱上蜿蜒如蜈蚣的手术疤痕。那些钢钉的排列方式——我瞬间想起母亲临终前X光片上,那些被专家称为实验性脊柱加固术的金属反光。

    现在你信了吗苏瑜将婚戒套进我沾满尸液的手指,戒圈内壁的刻痕硌着我的指骨,你妈妈偷偷移植给我的不光是骨髓......还有经过基因编辑的间充质干细胞。她咳出一口血沫,我的脊柱,是用你妈妈的骨粉重塑的。

    警报声从走廊尽头传来时,苏瑜突然把我推向角落的尸柜。她的力气大得惊人,这不符合她常年贫血的体检报告。在柜门关闭前的最后一秒,我看见她从婚纱暗袋抽出一把老式柯尔特,枪柄上L.S.的刻痕在应急灯下泛着血光——这正是父亲遇害当晚失踪的配枪。

    冷藏柜的黑暗里,我数着外面的枪声。三发点射,然后是人体倒地的闷响。当第四声枪响伴随着玻璃破碎声时,我摸到柜壁内侧用指甲刻出的痕迹——是母亲教过我的摩尔斯电码:冷冻车钥匙在3号柜。

    突然,整个太平间的灯全灭了。备用电源启动的三十秒间隙里,我听见苏瑜的高跟鞋声向着出口移动,节奏精准得像手术室的心电监护仪。然后是一声闷响,重物倒地的震动通过金属柜壁传来,接着是液体滴落的黏腻声音。

    当我把脸贴在柜门缝隙上时,一滴温热的液体正好落在我眼皮上。借着安全出口的绿光,我看见苏瑜的婚纱裙摆像受伤的白鸽般铺开在大理石地面,而她手中的柯尔特枪管还在冒着淡蓝色的烟。

    5.墨尔本的骨灰

    我在墨尔本找到苏瑜的骨灰盒时,圣文森特医院正下着冬末的冷雨。那是个素白的日本瓷盒,摆在华人殡仪馆最角落的架子上,积了薄灰。管理员说这是三年前一位华人医生捐赠的,一直无人认领。

    需要死亡证明才能领取。管理员推了推眼镜,镜片反光遮住了他闪烁的眼神。

    我掏出皱巴巴的剪报——三年前《墨尔本日报》角落的讣告:亚裔女医师意外坠楼。照片里打了马赛克的尸体手腕上,隐约可见那个翡翠镯子的反光。

    骨灰盒比想象中沉。当我试图擦拭表面时,底部夹层突然松动,一张泛黄的照片飘落在地。那是我们十八岁在医学院解剖楼前的合影,苏瑜的白大褂口袋里还露出半截我送她的解剖刀项链。照片背面是熟悉的字迹,墨水被泪水晕开过:

    如遇不测,请将我的角膜捐给第三世界眼癌儿童,就像阿琛妈妈当年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livehouse的《卡农》简介 >livehouse的《卡农》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