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间想起前世空了大半页的作文纸,和那场淋湿准考证的暴雨。
最后一科结束铃响起,我轻轻合上笔帽。窗外香樟树沙沙作响,三十岁的灵魂终于对十八岁的身体说了声:辛苦了。校门口挤满鲜花和镜头,陈默被人群冲到我身边,手背不经意蹭到我小指。没有对答案,没有畅想未来,我们就这么站着,听家长们此起彼伏的欢呼声。
结束了。他说。我摇头:是开始了。父亲的安全帽不知何时到了他手里,阳光下那顶橙色帽子像个笨拙的王冠。
16
等待放榜的日子
等待放榜的日子比想象中难熬。我帮父母打理新开的小超市,货架标签写得像化学方程式一样工整。父亲总在客人面前不小心提起:我闺女估计能上重点,然后被母亲用鸡毛掸子赶去理货。
陈默约我去郊外看日出那天天还没亮。他骑车载我穿过雾气弥漫的省道,后背温度透过衬衫传来。山顶的露台挤满情侣,我们却摊开《招生简章》研究专业代码。当太阳跃出云海时,他突然背起《滕王阁序》,字句混着晨风灌进我耳朵: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如果...我攥紧超市促销单,我考得比你好,能提个要求吗他耳尖突然红了,点头时眼镜滑到鼻尖。我想说的其实是能不能别去斯坦福,出口却变成:能不能教我游泳这个前世拖到三十岁都没学会的技能。
回家发现母亲在偷偷翻我的志愿填报指南。她慌忙藏起手时,我瞥见被圈出的浙江大学——那是离家最近的985。父亲在仓库整理空纸箱,哼着跑调的歌。货架阴影里,他跛着脚跳舞的样子让我想起高三开学那天,他也是这样,在建材市场扛着钢管等了我四小时。
那晚我梦见自己站在未名湖边,湖水倒映着两张录取通知书。陈默的影子伸手搅碎水面,波纹里浮现出父亲安全帽上的反光条,像一条发光的河。
17
查分夜的惊喜
查分系统崩溃的那个深夜,我在小超市收银台前刷新了三百二十七次页面。母亲把冰镇西瓜推到鼠标旁,瓜瓤上插着的勺子倒映着电脑蓝光。凌晨三点零六分,手机突然震动,陈默的名字在屏幕上跳动:你689!
西瓜汁滴在键盘上,像一滩血。我颤抖着刷新页面,总分栏的数字刺进瞳孔——比前世提高了307分。母亲手里的《商品入库单》飘落在地,父亲从货架间狂奔而来,拖鞋甩飞了一只。
全省排名第89!班主任的语音消息带着哭腔,建校以来最好成绩!我蹲下去捡父亲那只磨破底的拖鞋,发现鞋垫下垫着张泛黄的纸——是我高二期中考156分的试卷。
天亮时小超市挤满了人。邻居张阿姨硬塞给我一篮土鸡蛋,她儿子去年刚上大专。记者举着话筒问逆袭秘诀,我指着墙上父亲手写的价目表:像记商品价格一样记知识点。镜头转向货架时,我看见陈默站在人群最后,白T恤上印着理综王者——那是刘倩去年送他的生日礼物,现在被涂改液改成了理综亡者。
18
北大清华的选择
北大招生办的电话比清华早到半小时。我握着话筒听对方说经管学院任选专业时,父亲正用抹布反复擦拭清仓处理的招牌。陈默的消息紧接着进来:我712,你去哪
阳光透过货架照在陈默去年给我的笔记上,封面烫金的北大两个字有些掉漆。母亲悄悄把浙大宣传册塞回书架,转身时围裙带子勾倒了酱油瓶。深色液体漫过我的高考准考证,像条黑色的河。
选你自己想要的。父亲突然说。他手里拿着我刚拆封的录取通知书,塑料膜反射的光落在他皱纹里。这话从他嘴里说出来太沉重——十二年前他放弃电工证考试,就为了多挣我幼儿园的学费。
我给陈默回复:经管,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