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一回
楚宴清夜叩枢密巷
赵言初展连环计
且说大崇王朝景和十七年,春寒未消,京中梧桐已泛新绿。当今圣上卧病垂拱殿半载,太子监国,诸王暗流涌动,端的是山雨欲来风满楼。单表那承明公主楚宴清,乃帝幺女,生母贤妃早逝,自小养在太后宫中,生得眉如远岫,目似秋水,偏生有一副七窍玲珑心,更兼善用权谋,近年见朝局混乱,暗起夺嫡之心。
这日酉初,暮色四合,楚宴清卸了宫妆,着一袭鸦青直裰,头戴玉冠,扮作书生模样,身边只带了贴身侍女霜蝉,二人乘一辆青帷小轿,径往城西枢密巷去。原来枢密巷住的是致仕枢密使周玄龄,此人曾握全国兵权,虽已致仕,手中或仍有调兵密符,楚宴清早想笼络,却因太子耳目众多,一直未得良机,今日闻得周府三日后便要举家迁回蜀地,决意冒险夜访。
行至巷口,忽见街角茶寮灯影摇曳,几个锦衣汉子围坐,言语间夹带兵器碰撞声。霜蝉低声道:公主,怕是有埋伏。楚宴清按住轿帘,透过纱幔望去,见巷中槐树影里,隐隐有人影晃动,月光下衣甲微光闪烁。她心中暗忖:必是太子一党得知消息,在此设伏。
正沉吟间,忽听吱呀一声,茶寮木门打开,走出个青衫男子,头戴幅巾,腰间悬着个紫金鱼袋,手中摇着把泥金折扇,步态从容,径直往巷中走来。走近时,楚宴清见他面容清瘦,眼尾微挑,嘴角含着三分笑,倒似个风流文人。
那男子行至轿前,拱手道:夜风寒凉,公子何不入茶寮一叙霜蝉刚要呵斥,楚宴清已掀帘下轿,还礼道:先生相邀,敢不从命二人进了茶寮,拣了个靠窗座位,霜蝉守在门口。
茶博士奉了茶来,男子轻啜一口,忽然笑道:公主深夜造访枢密巷,可是为了周老枢密的调兵符楚宴清心中一惊,面上却不动声色,淡淡道:先生说笑了,某乃一介书生,何曾懂得什么调兵符男子放下茶盏,指节轻叩桌面:公主不必隐瞒,在下赵言,忝为谋士,今日在此,正是为了助公主破局。
楚宴清目光一凛,她早闻江湖中有个谋士赵言,善用奇计,手段狠辣,不想今日在此相遇。正待说话,忽听巷中传来打斗声,数十个黑衣人持械杀出,直扑周府大门。赵言起身推开窗户,折扇一展,扇面上竟画着枢密巷地形图,他指划过图中槐树位置:公主看,那些人看似攻周府,实则是要断你退路。
楚宴清望去,见另一队黑衣人已堵住巷口,正向茶寮逼近。赵言忽然从袖中摸出个竹筒,往窗外一撒,顿时升起一阵青烟,巷中黑衣人纷纷揉眼,咳嗽不止。他转头道:此乃迷烟,片刻便散,公主可趁机去周府取符,在下替你挡住追兵。楚宴清略一犹豫,赵言已抽出腰间软剑,寒光一闪:公主若信得过赵某,便速去速回。
楚宴清不再多言,带着霜蝉从茶寮后巷绕出,直奔周府。周府大门紧闭,霜蝉刚要叩门,门却吱呀自开,里面跑出个老仆,低声道:公主快随老奴来,老爷等候多时。原来周玄龄早料到有人今夜来访,已在书房相候。
进了书房,周玄龄颤巍巍捧出个檀木盒:此乃当年圣上亲赐的调兵密符,老臣一直收着,今日交给公主,望你能安定天下。楚宴清刚接过木盒,忽闻院外喊杀声起,显然赵言的迷烟已散,黑衣人攻了进来。
周玄龄急道:公主从密道出府,老臣替你拦住他们。楚宴清却道:先生年事已高,岂能用险说着从袖中取出三支袖箭,正要出门,忽见一人破窗而入,正是赵言,他衣襟带血,软剑上还滴着血:追兵太多,快走!
三人刚出书房,便见数十黑衣人围了上来,赵言忽然大喝:放火!早有预先埋伏的人手点燃了周府西角的柴房,火光一起,黑衣人果然分了一半去救火。赵言趁机带着楚宴清往东北角突围,却见巷口有人骑马持戟拦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