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脸皮去查账,不仅伤了亲情,恐怕在镇上更难立足。我只能暂时忍下,想着等工坊步入正轨,再慢慢把账目理清。

    屋漏偏逢连夜雨。资金上的疑云未散,工坊内部的阻力却越来越大。张师傅虽然明面上不再跟我争吵,但背地里的小动作却没停过。

    他开始挨个找那些原本就心存疑虑的老工匠谈话。你们看看,徐铭那小子搞的什么玩意儿冷冰冰的机器,咔嚓几下,就把咱们吃饭的手艺给抢了!还说什么走向世界,我看他是学了点皮毛,就想把祖宗的宝贝偷出去卖给外国人换钱!等机器把活都干了,咱们这些老骨头,就只能喝西北风了!

    这些话像病毒一样在老工匠之间传播,他们本就对电脑、机器这些新事物感到恐惧和排斥,被张师傅这么一煽动,更是把我看成了刨他们祖坟、断他们生路的罪人。原本只是观望和嘀咕,现在变成了公开的抵触。

    我带着几个愿意尝试的年轻工匠,开始调试3D扫描仪和小型数控雕刻机。刚把一块木料固定好,准备录入数据,旁边一个老工匠就不小心碰掉了电源插头。哎呀,手滑了!他毫无歉意地嘟囔着。

    等我重新弄好,开始演示如何用软件辅助设计复杂纹样时,另一个老工匠又凑过来看热闹,嘴里啧啧称奇:嚯,这玩意儿画得是快,就是不知道刻出来是个啥鬼样子,有咱手里的准头吗语气里的嘲讽毫不掩饰。

    更过分的是,第二天早上来开工,发现数控雕刻机的一根重要传动轴被动了手脚,卡得死死的,根本无法运转。旁边还散落着几点可疑的木屑,明显是有人故意破坏。

    年轻工匠们气得脸红脖子粗,想去找那些老家伙理论,被我拦住了。我看着那根被损坏的轴,心里一股邪火蹭蹭往上冒,拳头捏得咯咯作响。疲惫感像潮水一样涌上来,不仅仅是身体上的累,更是心累。我一心想带着大家走出困境,却被自己人从背后捅刀子。

    工坊内部的裂痕越来越深。年轻一辈渴望学习新东西,觉得我描绘的前景令人兴奋;老一辈则死守着过去的经验,视新技术如洪水猛兽,处处设防,时时掣肘。整个工坊的气氛压抑又紧张。

    就在这内外交困的时候,一个我通过硅谷人脉联系上的国际艺术品买家,表示对我们的数字木雕很感兴趣,决定亲自来小镇考察。这对我来说,无异于久旱甘霖。如果能拿下这个订单,不仅能解决资金问题,更能给所有工匠打一针强心剂,证明我的路子是对的。

    我精心准备了好几天,把工坊里外打扫干净,将用数字技术辅助完成的几件样品摆在最显眼的位置,每一件都融合了传统韵味和现代设计的精巧。

    买家如约而至,是个金发碧眼的法国人,态度严谨而专业。我正准备引导他参观样品,介绍我们的理念时,工坊的大门突然被人从外面堵住了。

    张师傅带着七八个老工匠,像一堵人墙似的挡在门口,个个横眉竖目。不准进!张师傅嗓门洪亮,指着我喊道,我们这儿不欢迎糟蹋老祖宗手艺的人!我们只认一刀一凿的老规矩!这些不伦不类的东西,别想拿出去丢人现眼!

    对!我们只认老规矩!其他老工匠也跟着起哄,场面顿时乱作一团。

    法国买家显然没见过这阵仗,眉头紧紧皱了起来,脸上的兴趣变成了明显的厌恶。他看了看激动的工匠,又看了看一脸难堪的我,用生硬的中文说了句非常抱歉,看来我来错地方了,然后摇着头,转身拂袖而去。

    我站在原地,看着买家远去的背影,只觉得一股凉气从脚底板直冲天灵盖。准备了那么久的机会,就这样被自己人搅黄了。愤怒和屈辱像两条毒蛇,啃噬着我的心脏。

    事情还没完。几天后,镇政府组织召开了一个关于木雕产业发展的座谈会。我以为这是个解释和争取支持的机会,特意准备了详细的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祖宗传的手艺,不需要你的机器!简介 >祖宗传的手艺,不需要你的机器!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