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暖流重新在四肢百骸流淌,那我们就去邻县,从头再来!
我走到那块写着墨韵动画工作室的牌子前,伸手轻轻抚摸着上面的字迹。这里承载了我最初的梦想,也见证了我最惨痛的失败。
是时候告别了。
我们要有个新名字。我转过身,看着大家,过去的一切,都留在这里。我们要去的,是一个全新的世界。
我想了想,目光落在窗外那片被雨水洗刷过的天空,虽然依旧阴沉,但远方似乎透出了一丝微光。
就叫……新墨界动画吧。
新墨界,一个新的水墨世界,一个属于我们的,浴火重生的未来。
我拿起手机,拨通了陈远志的电话。
陈总监,我们决定了。
05
新墨界启
邻县比我们那个小地方繁华得多,高楼林立,车水马龙。陈远志给我们安排的办公地点,是市中心一座现代化写字楼的半层,落地窗外是流动的城市光景,干净、明亮,甚至有些不真实。和小县城那个尘土飞扬、充满泡面味的旧罐头厂相比,简直是两个世界。
跟着我来的小张和其他几个年轻人,站在宽敞明亮的新办公室里,脸上是掩不住的新奇和一丝局促。他们小心翼翼地摸着崭新的办公桌,看着窗外,眼神里有对未来的憧憬,也有对未知的忐忑。
晴姐,这……这真是我们以后工作的地方小张的声音带着点飘忽。
我点了点头,心里五味杂陈。陈远志确实兑现了他的承诺,场地、设备、初期运营资金都已到位。签合同的时候,我吸取了惨痛的教训,特意请了专业律师逐条审核,尤其是在知识产权归属、财务监管和违约责任上,加了极其细致的条款。陈远志对此没有任何异议,反而很赞赏我的严谨。他说:我们是商业合作,清晰的规则对双方都是保障。
信任是相互的,但保护自己,是经历过深渊后刻入骨髓的本能。
新的开始并不容易。陈远志的公司虽然提供了平台,但新墨界动画的核心团队,加上我,也不过五六个人。我们需要人手,需要建立一套全新的、更规范的工作流程。陈远志派来了专业的HR和财务人员,协助我们招聘和建立制度。
很快,几个通过层层筛选的本地年轻人加入了团队。他们有的是美术专业毕业,有的是计算机爱好者,共同点是眼里都闪烁着对动画和传统文化的热情。磨合是必然的。小张他们习惯了之前在旧厂房里相对野生的工作方式,而新来的员工则更熟悉学院派或大公司的流程。
一次,为了一个水墨晕染的动态效果,小张和新来的特效师小刘争执了起来。小张坚持用我教他的图层叠加和自定义笔刷模拟,追求那种手工绘制的偶然性;小刘则倾向于使用更高效的渲染插件,效果更稳定,但似乎少了一点墨味。
晴姐说了,要的就是那种活的感觉,插件做出来太死板了!小张有些激动。
可张哥,这样效率太低了,而且效果不稳定,万一后面要修改……小刘据理力争。
我走过去,没有立刻评判谁对谁错,而是调出之前的《墨游》片段和一些失败的测试稿。小张,你看这里,我指着屏幕,你追求的活,有时候会变成不可控的乱,尤其是在长序列动画里,我们需要统一性。我又转向小刘,插件是工具,但不能完全依赖。你看这个参数,如果稍微调整一下,再结合一些手绘纹理的叠加,是不是就能在效率和韵味之间找到平衡
我耐心地讲解着水墨的气韵和动画的规律如何在新技术中结合。我告诉他们,新墨界要做的,不是简单的复古,也不是完全的西化,而是要在理解传统精髓的基础上,利用现代科技,创造出属于我们自己的、独特的视觉语言。
这次争论,最终以一种更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