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化的技术方案结束。团队的氛围没有因此变得紧张,反而多了一些思考和探讨。我意识到,单纯的技术传授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理念的统一和人才的培养。
我开始系统地整理自己的创作思路和技术心得,每周固定时间给团队上课。从水墨画的用笔、用墨、构图,到动画的运动规律、镜头语言,再到如何用软件算法模拟宣纸的渗透和墨色的层次……我倾囊相授,也逼着自己不断深化学习。这不仅是在培养团队,也是在构建新墨界的技术壁垒和艺术风格。
看着那些年轻人从一开始的懵懂,到逐渐能独立完成复杂的特效镜头,甚至提出有见地的想法,我心里那片因背叛而荒芜的土地,似乎开始重新长出嫩芽。
工作室逐渐步入正轨,陈远志的判断和支持起到了关键作用。他不像之前的投资人那样只盯着数据和回报周期,而是真正懂行,也愿意给艺术创作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但他同样敏锐,雨晴,一次碰头会上,他看着我们最新完成的一段十分钟测试短片,沉吟道,短片虽然惊艳,但市场影响力有限。想要真正打响新墨界的品牌,我们需要一部扛鼎之作。
他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建议:考虑一下动画长片吧。
长片我的心跳漏了一拍。那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但也意味着巨大的投入、漫长的周期和无法预料的风险。之前的失败,让我心有余悸。
我知道你在担心什么。陈远志看出了我的犹豫,但风险和机遇并存。我们文投有资源和渠道去运作一个大项目。而且,题材我都替你初步想好了。
他递给我一份文件,标题是——《墨韵江山》。
取材于《山海经》和上古神话,陈远志解释道,用我们新墨界的风格,讲述一个属于中国人自己的神话史诗。这既有文化厚度,也有足够的视觉想象空间,非常契合你们的优势。
我的手指抚过那四个字,心脏不受控制地加速跳动。《山海经》里那些奇诡的异兽,苍茫的山河,浪漫的神话……如果能用流动的水墨动画呈现出来……
我需要带领团队做深入的研究,我深吸一口气,压下激动,古典文献、古代绘画、民俗传说……我们需要时间沉淀。
没问题。陈远志笑了,我给你时间和预算。新墨界要做的,就是精品。
《墨韵江山》项目正式启动。工作室的气氛变得更加热烈而紧张。我们泡在图书馆、博物馆,对着古籍拓片和出土文物照片,一点点构建那个瑰丽奇幻的上古世界。团队内部也会有争论,关于某个神兽的造型,关于某段情节的改编,但都是基于创作的探讨,没有了过去的猜忌和隔阂。陈远志请来了专业的编剧顾问和项目管理人员,让流程更加规范。
我们加班加点,制作了一段概念预告片,选取了夸父追日的片段。当那个顶天立地的巨人,迈动着仿佛由浓墨和山峦构成的身躯,在泼墨般的天地间奔跑,最终力竭倒下,化为山川河流时,整个审片室鸦雀无声。
就是这个感觉!陈远志率先鼓掌,这就是新墨界!
这段预告片被投放到一些行业内部的交流平台,很快引起了关注。不少动画公司和导演都表示了惊叹和兴趣,甚至有发行方主动联系,询问项目进度。外部的认可,像一剂强心针,让整个团队备受鼓舞。
就在我们埋头苦干,憧憬着未来的时候,一些关于过去的消息,还是断断续续地传了过来。
小张刷手机时,偶然看到了本地新闻推送,他犹豫了一下,还是把手机递给了我。标题很扎眼:昔日创业明星沦为老赖,王某(王俊)涉嫌非法集资被立案调查。报道里说,他离开墨韵后搞的那个互联网+土特产项目,因为盲目扩张和经营不善,资金链断裂,欠下供应商和员工一屁股债,最后还牵扯到一些P2P借贷,彻底崩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