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最终宋金刚大败而逃,刘武周势力被彻底平定,北方局势得以稳定。此役,再次彰显了李世民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沉稳冷静、善于把握战机的特质。

    然而,这天下仍未平定。中原地区,王世充占据洛阳,自称郑帝,还与窦建德联合,妄图与唐朝分庭抗礼。李世民再次领军出征,将王世充围困在洛阳城中。王世充凭借洛阳城的坚固防御,负隅顽抗。

    单说这王世充,此人狡黠多诈,在洛阳苦心经营多年。他手下有一员猛将,便是单雄信。这单雄信武艺高强,使一杆金顶枣阳槊,有万夫不当之勇。王世充对他极为倚重,常言有单雄信在,洛阳便固若金汤。

    李世民围困洛阳多日,一时难以攻克。这时,窦建德率领十万大军前来救援王世充。面对前后夹击的严峻形势,众将皆感忧虑。李世民却镇定自若,说道:各位莫慌,我已有破敌之策。我们留下部分兵力继续围困洛阳,我亲率精锐部队抢占虎牢关。虎牢关乃战略要地,只要我们占据此地,便可阻挡窦建德的援军,再寻机破敌。

    于是,李世民率领精锐部队,日夜兼程,抢先一步占领了虎牢关。窦建德得知虎牢关被占,大怒道:李世民小儿,竟敢坏我好事,我定要攻破虎牢关,救出世充!便下令大军攻打虎牢关。李世民利用窦建德军队的轻敌心理,设下埋伏。他对众将说道:窦建德军队远道而来,士气正盛,但他们轻视我们,必然不会防备。我们可将唐军隐藏在山谷之中,等敌军进入埋伏圈,听我号令,一同杀出,必能大破敌军。

    当窦建德的军队浩浩荡荡地进入埋伏圈后,李世民一声令下:杀!唐军如猛虎下山般杀出,喊杀声震天。窦建德军队顿时大乱,四处逃窜。此役,窦建德被俘,王世充见大势已去,只好出城投降。李世民一举平定中原,为唐朝的统一奠定了坚实基础。这虎牢关之战,充分体现了李世民在复杂局势下,准确判断敌情,制定精妙战略的智慧,以及在战场上勇往直前、果断决策的英雄气概。

    但这天下初定,宫廷之内却暗流涌动。太子李建成忌惮李世民的功绩和势力,与齐王李元吉联手,欲除李世民而后快。李世民在谋士的劝谏下,决定先下手为强。

    话说六月初四庚申日,李世民率长孙无忌、尉迟恭等亲信,在玄武门设下伏兵。李建成和李元吉不知是计,大摇大摆地前来上朝。当他们行至玄武门时,李世民一声令下,伏兵尽出。李建成和李元吉顿时大惊失色,仓促应战。李建成欲拉弓射箭,却因惊慌失措,连弦都拉不满。李世民瞅准时机,一箭射出,正中李建成咽喉,李建成当场毙命。李元吉见状,拍马就逃,尉迟恭哪肯放过,纵马追赶,手起刀落,将李元吉斩于马下。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玄武门之变。经此一役,李世民扫除了登基称帝的最大障碍。

    公元

    626

    年,李世民登上皇位,史称唐太宗。君临天下的他,深知治理国家的重任。他以海纳百川的胸怀,任用贤能,虚心纳谏。这其中,最出名的便是他与魏征的故事。

    魏征原本是李建成的谋士,曾多次建议李建成除掉李世民。李世民登基后,却看重魏征的才华和忠诚,不计前嫌,重用魏征。有人劝李世民:陛下,魏征曾是您的敌人,如今却重用他,万一他心怀不轨,如何是好李世民笑道:如今天下初定,正需像魏征这样直言敢谏的人才。只要他能为国家效力,过往之事,何必计较。

    一日,李世民与魏征在朝堂之上商议国事。李世民说道:朕欲大兴土木,修建宫殿,以彰显我大唐国威。魏征听后,当即上前劝谏:陛下,如今国家初立,百姓尚未从战乱中恢复过来,此时大兴土木,必然加重百姓负担。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陛下若不体恤百姓,恐失民心啊!李世民听后,沉思片刻,说道:爱卿所言极是,朕险些犯错。朕应以民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评书:大唐传奇帝星李世民简介 >评书:大唐传奇帝星李世民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