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2章
多了。

    周氏敲了敲门,喊了几声,一个身穿着蓝青色棉布衫,下面穿着一条同色裙子用蓝色碎花头巾裹着头发,三十来岁的女人走了出来。

    “你们找谁?”女人开口问道。

    周氏忙说明来意,那女人打量了他们一番道:“原来你们就是新来的啊,都说这几天要来人,我还说呢,怎么一直没见动静?你们快进来坐吧,可别嫌弃!”

    这都是这里的老住户,看周氏端庄大气,徐慧俊秀灵巧,笑颜巧语的样子十分懂礼,不免松了口气。

    她们是这里住了几代的军户,流放来的人见过不少,最怕的是碰上那不懂事流放了还端着架子的所谓贵人,不会过日子不说,还总弄出来许多腌臜事,故此,哪怕知道来了新邻居,也没有主动上门先拜访。

    徐慧笑着将手中的梳篦递了过去:“我们流放到这儿,也没什么好的能给您的,这是我们途经盂县时买的,倒有几分别致,您拿着玩吧!”

    女人笑容更加热情了几分,忙招呼徐慧等人进来,没一会儿,周氏和徐慧就知道住在这里的人是谁了。这个女人的男人也是军户,有一对双生儿子,大的做了军吏,是祖祖辈辈居住在这里的老户。

    徐靖庵他们是不想当军户,可这些人几代都住在这里,对这个身份已经认同,并不觉得军户有什么不好的,反正也没其他出路,当军户吃饭不愁,还不受人欺负。

    女人姓张,夫家姓魏,双生儿子今年刚满十一岁,现在正在地里做活还没回来。她让周氏叫她张嫂,徐慧就跟着叫了声张婶子。

    张婶子家里两个儿子,没有闺女,现在见了徐慧这么个灵巧秀气的姑娘,很是喜欢,听她说自家晚上准备弄些干草睡一晚,忙热情的邀请徐慧一家来她家暂住。

    周氏看徐慧一家有了暂时借住的地方,就忙回去通知徐靖姚把徐靖庵等人接过来。

    徐慧安置好徐靖庵,捏了捏自已的腰带,舅母给的腰带虽然是不起眼的粗布做的,可缝的极为精细,薄薄的金箔片塞到里面除非拆开都检查不出来。可到底是金箔片,就算一条腰带塞满,也不过几两金子,这一路上徐慧已经用的差不多了。

    现在家徒四壁,盘炕起灶是必须的,徐慧只能小心翼翼的从腰带里掏出一些金箔片,捏成一个指甲盖大的金团子,趁冯氏她们不注意时悄悄的塞给周氏,让她帮忙安排盘炕起灶的事情,到时候就说是他家出钱一起弄的,免得冯氏她们知道自已身上还有钱又出什么幺蛾子。

    周氏正发愁这事儿,她家也没钱,可又不能不管徐靖庵家,看这金团子虽不大,但换上几钱银子还是不成问题的,足够置办这些,自是满口答应。

    送走周氏和徐靖姚,徐慧让冯氏等人都老实呆在屋里照看徐靖庵,自已去厨房帮张婶一起烧热水,也正好打听打听给徐靖庵治病的事。多亏徐慧姥姥家是农村的,小时候假期经常过去住,也烧过这种地锅,就帮着烧火。

    张婶好奇的询问徐慧一家来历,徐慧叹了口气:“我们家是江南江州府徐家旁支,因为受了嫡支的牵连,全家都被充军了,我爹是个读书人,原是云麓书院的山长,整日只知教书育人,哪里受得了这苦,这不一到地方就撑不住了!”

    一听徐慧说自已爹是个教书先生,张婶子顿时动了心思。她家虽然是军户,可按规定每个军户家是可以有一个生员,去读书考功名的,她家两个儿子,正是打算一个去承继军户,一个读些书看看有没有别的出路。考功名她自是不敢想,但能识些字,能去县城找份轻松的活儿也好啊!

    可是这西千户所里只有魏家庄有一个夫子开了私塾,每年光束脩都得六两银子,再加上笔墨纸砚的花销,小门小户实在是承受不起啊!

    要是能让自家小子跟着这位先生认些字读写书,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军户家的巧媳妇简介 >军户家的巧媳妇目录 > 第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