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既省了束脩还不用来回奔波麻烦,岂不是一举两得!
徐慧敏感的察觉到了张婶的神态变化,便装作无意的说起自已爹曾经教出过多少个秀才举人,把张婶听的更是惊喜万分。
徐慧正说着:“我家小弟今年五岁,刚学了《千字文》,本要开始学四书的,哪成想——”
正巧徐睿进来,徐慧就让他背一段来听听,这种启蒙的东西,不知背了多少遍,徐睿自然是张口就来。
张婶听了很是羡慕:“这样小的娃儿就会背这个了?”对徐慧之前的话便毫不怀疑。
“我爹事务繁忙,不曾仔细教导睿哥儿,不过胡乱背一些罢了!”徐慧并没夸耀徐睿,过犹不及这个分寸她还是要把握好的。
张婶笑道:“我家娃儿都十一岁了,大字都不识一个呢,巧姐儿莫愁,虽说咱这军户名头不好听,可官家给田,家里有正军也不需要交税,比那缺地少田的农户光景还要好过些呢,我看你也是个能干的,等到时候分了地我让我家男人教你们怎么收拾,只要收拾好了,三十亩地还能养活不了你们一家?”
徐慧忙道谢,向张婶打听起最为关心的,魏家庄据说能看病的那位魏老爹的事情。
张婶一听徐慧打听魏老爹的事情,不由笑道:“你可问巧了,我家男人和魏老爹是本家,按辈分我们还得喊一声老叔呢!”
徐慧大喜忙求道:“那能不能麻烦帮忙带我们去找一下魏老爹,我爹这身子骨实在是拖不得了!”
“那有什么好麻烦的,我家小子怕是一会儿就从地里回来了,我让他借了牛车去把老叔接来就行,你说你爹一个好好的教书先生怎么就受了这番苦,真是——”
徐慧跟着感叹两句,又问起需要购买的生活用品,张婶皱了皱眉说:”你们那两间屋啊,以前也是有人住的,不过后来人家搬到别的地方去了,走的时候,啥东西都不留,真是小气的要命。咱这地儿冬天冷,这盘炕起灶棉衣棉被你们都得准备上,对了,你们要是不嫌弃,我这里还有些用旧的东西,你们看看能不能用?”
“多谢张婶!”徐慧也不客气,现在这光景,她们还有什么能客气的呢,只求那个魏老爹医术了得,快些治了徐靖庵的病才是。
第四章
挣钱无路
张婶的儿子魏大山和魏小山从地里回家,看到家里突然有了这么多人很是惊讶,再看帮自已老娘烧火的是个俊俏的年轻姑娘,不由都有几分羞涩。
听了张婶的话,魏大山和魏小山稍微擦洗了一下,忙去借牛车接魏老爹过来给徐靖庵看病,徐慧更是感激不尽,再次感叹自已真是遇上好人了。
魏家庄离这里不算远,不过多半个时辰,魏大山他们就带着一个身穿青灰色布衣的瘦小老头回来了。
冯氏看着老头干瘦佝偻的样子,十分怀疑这人真的能看病?
徐慧心里也是打鼓,可事到如今,已经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在徐慧急切的目光中,老头给徐靖庵把了把脉,沉吟一会儿说:“姑娘,你爹这身子骨熬的厉害,心肺受损气血不足,须得好好调养才行,我是个采药的,不过略通些医理,给你配上几副药,让你爹吃吃看吧!”
徐慧忙道谢,老头从大背篓里掏出一些药材,或折或搓,弄成五包,递给徐慧,让三碗水煎服。
徐慧接过忙问:“多谢老爹,敢问诊金是多少?”
老头说:“只是些常见药材,给上五十文药钱就行,你们回头还是得去卫所请杜大夫,他会针灸,你爹想要利索还得请他。”
“可听人说,要打仗了大夫不出诊;”
“是有这回事,不过杜大夫最是心善,你们诚心相请,他肯定会过来的,得快些,晚了就请不到了!”
“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