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他的传说、八千年传承的神圣法典,不仅积累了厚重,也积累了无尽呐喊,现在他们终于打破禁锢,冲入了山峦。
他沉默了片刻,向悟空行了一礼便随风而散重返了传说,那些璀璨的信任沙砾也追随他而去。
他没有向悟空讨要族人的不甘心火,他们憋得太久了,就由他们去吧。
再者他担心自已讨要,会被心猿悟空来上一棒,毕竟那只心猿仿佛心火怒海的凝聚,多半是位桀骜不驯的存在。
“悟空有何感悟?”
“师父,多是些华而不实之能,意善心腐虽算不得妖魔,但也不似我两教真修。”
悟空的传说致使他天然偏向于佛道两教,在他看来只有达到两教真修的程度,才算的上是一位强力对手。
很显然,不是所有的心灵飞升者都是法理之主,他的要求对正常的唯心文明而言有些过高了。
因为越强大的唯心文明法理越统一,传承的存粹是有保证了,但过高的权威也会阻碍新理念的诞生。
“倒是比我想象的要顺利些,就是不知那使徒汶鲳的载体‘心灵战土汶鲳’,有何手段。”
“师父可需我等师徒合力出手,以我们的质量,镇压他轻而易举。”
“不可,为师既已答应他的比试条件,怎可以传说之厚重欺压他的法理。
且退至为师身后,让为师来验证基思诸法。”
心灵战土汶鲳在自身传说溃败之时,就感觉事情失去了控制。
他很担心对面的玄奘统帅传说显化一拥而上,对他直接展开强势碾压。
好在他担心的情况并没有发生,那位唯识玄奘终究是位值得尊敬的对手,选择了孤身一人再次入场。
“贫僧亦有些降魔手段,还请汶鲳先生全力施为。”
第346章
人类选择,脱相见性
学我者生,类我者死。
在人类文明中,这种思想除了向上归属的圣堂教外,可适用于道佛两个教派。
所以佛教中有法华宗、净土宗、律宗、禅宗、唯识宗等等派别,道教中有正一道、全真道、真大道、太一道、净明道等道系。
这种情况是基思族修土无法想象的,他们甚至会认为理念分化革新是种大逆不道的行为,会威胁法理的正统与权威。
因此,他们无法理解人类心灵战土之中,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传说之源与法理之主。
他们认为如此混乱的教派,内部应该矛盾重重,甚至相互攻伐、清理异端。
但现实是人类教派中各个派系的心灵战土,不仅能够和谐相处,而且看起来相当熟悉友好。
他们不理解这种同道情怀,就如同人类心灵战土不能理解他们的圣徒教派,为何那般权威僵硬。
“玄奘阁下,你们的心灵战土真是奇特,仿佛不推翻正统便无法心灵升华一般。
我从中看到了无量的包容,法理之源包容法理之主、正统包容革新、权威包容质疑。”
“仅这一点你们做的就比我们好,但我一直想不明白,你们的心灵战土为什么走上了各创法理的道路。
难道遵循最初成道者的道路,学习成功经验、改变自已的不适之处,不好吗?”
基思族心灵战土汶鲳这一问,显示出了论道的意义,没有绝对的好、也没有绝对的不好。
基思族靠着法理的正统威严与详细的升华经验,产出了大批的心灵战土。
他们的道路更像人类文明中的圣堂教,完全有别于道佛两派的自我修行理念。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或许这便是我们人类的独特之处吧,我们认为世界上不存在完全相同的花,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