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34章
存在可以复制的道路。”

    “我们的先辈从未给我们留下详细的升华记录,他们更多在传授理念,而非讲解过程。

    我们只能拿着先辈们的理,去追寻自已的道路,所证的法与理也只会相似,不会相同。

    可能这就是竞争存在的意义,不争守旧经年不变,竞争对比不可不思。”

    “真是灿烂辉煌的多元文化,我们曾经也是这样,可历史证明多元总会走向合并,合并就会带来斗争,而斗争又是毁灭的温床。

    玄奘阁下,我还有最后一问,这不仅是我个人的疑问,也是我们所有基思心灵战土的疑问。”

    “但请直言,既然我们齐聚论道,那么不仅要论传说之重,也要论法之宏大、理之差异。”

    于玄奘而言,论道从不是施展些附魔手段让对方口服,他曾辩经天竺那烂陀寺,理压众僧。

    如果给他一个机会,他更想要对方心服,而非流于表象的口头敬意。

    “玄奘阁下,高深博大的法理是否会埋没在多元竞争的历史之中。

    毕竟物质维度与心灵维度之间的需求不同,而那些本该在心灵维度中大放异彩的法理,很有可能因为不适应物质需求而衰落。”

    “另外,有没有一种可能,最适合最宏大的法理在传承中遭受冷落,那些原本适中的法理,反而发扬光大、成为主流。

    如果从一开始就选定最优法理传承,避免中途的不断试错,是否会创造出最辉煌的唯心文明。”

    “汶鲳先生,你错了,从来就没有最优法理传承,每个人的适性不同,不能为了大多数群体,而放弃另一部分群体。

    在竞争中,有些宏大法理的衰落是难免的,这固然是文明的遗憾,却也是我们人类个体做出的选择。”

    “我们生于物质、长于物质,少有能够心灵飞升的存在。

    因此,我们的法理最需要的不是培养心灵飞升者,而是慰籍平凡众生的疲惫灵魂,疏导他们忧思悲苦的心灵。”

    “唯物之先、唯心后行吗,你们果然不是纯粹的唯心文明,却又能培育出这么多法理之主,真是一个了不得的奇迹。

    我们由心灵返还物质、你们由物质追求心灵,我们的路完全不同。

    所以你们心灵平和、物质竞争,我们心灵争斗、物质美好。”

    心灵战土汶鲳说对了一部分,地星的竞争激烈吗,就连玄奘大师都不得不承认非常激烈。

    哪怕他处于唐朝强大的时期,但那时的大唐从未停止过四出征伐,大唐之外的国家更是如此。

    可在那样的时代中,唯心法理的发展也从未停息过,大多数人心中还是有信仰的,即便唐皇也要举行祭天仪礼。

    国之大事,在祭在戎,才是那个时代大多数人类分支文明的真实写照。

    “玄奘阁下,我的疑问解除了,现在我们应该看看是你们的多元包容宏大,还是我们的统一纯粹圣洁了。”

    “善,吾有成唯识法,断惑证真、唯识唯性,还请先生品鉴。”

    唯识宗因刨析一切法之相与绝对之性而得我,所以也被称为法相宗。

    有了达自心、不迷于境,断除烦恼、心得解脱,圆成实性、得大菩提之能。

    大菩提,意为伟大正觉,菩萨亦有正觉但不大,唯有佛伟大而圆满,故名大菩提。

    因此,唯识玄奘并非普通的佛派法理之主,他是一位觉者、一位佛,也可称唯识如来。

    他的法理远比基思心灵战土汶鲳来的深邃博大,但他的弱势也很明显,那就是他的法理太过深奥,导致后辈传承稀薄。

    而汶鲳这位最初执法者就不同了,即便抛出了传说之后,研修他执法理念的基思族也有很多。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我低维世界唯一真神简介 >我低维世界唯一真神目录 > 第134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