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第469章
有色,衡山和南郡一起,成了黑夫打赢南北战争的关键,南郡出人出粮,衡山则出铁出铜,源源不断供应前线。

    后来萧河北上为治粟内史,但尉惊也算出了事,依然沿用故政,与当地氏族豪长交好,让安陆人在武昌屯田居住,充当南郡与江东的交通中点,甚至在淮南之战里,救了丹阳兵……

    但这平静,却在楚军西进时被打破了,尉惊是真的大惊失色,一面调集郡兵在柏举守备,一面请求江东、南郡支援。

    正当他打算亲自前往柏举,与楚人决一死战时,总揽荆州五郡之政的利咸却下达了一个令人惊骇的命令:

    “撤离邾城,徙民于鄂城、武昌,坚壁清野!”

    江东的三郡也派船只抵达,声称鞭长莫及,难以救援,但他们会断楚军后路,希望南郡、衡山配合……

    “尉阳这孺子!这是见死不救么?”

    尉惊大怒,却又无奈,只好硬着头皮执行这焦土之策。

    邾城虽是首府,然其人口,不过相当于一个大县,靠着江汉地区海量的船舶,将满城人口陆续转移到了一江之隔的鄂城、武昌安置,至于郊外的县、乡,便难以尽迁了……

    在这迁徙过程中难免有冲突,邾城中的朱氏倒是积极响应,但另有近郊的大族黄氏拒绝迁徙,其家主年迈,八十多岁的老爷子,甚至拄着鸠杖,在尉惊派去的人面前,历数起自己吃过的盐来:

    “老夫年岁八十有二。”

    “自生至今,一直在此乡居住,傅籍,娶妻,生子,如今又有了许多儿孙。”

    “汝等绝非第一个站在此,威逼利诱,让我迁走的人。”

    “七十年前,白起残破夷陵时,楚王逃跑,我年十二。邾县还不叫邾县,当地的楚国县公让吾等随他们去往江南之地,吾父母不从,带着我躲在井中,秦军来到此地,却也未将吾等如何,日子依然照过,就是律令多了些,租子高了点。”

    “之后邾县几次在秦楚之间易主,几次更名,邻人迁来徙往,唯独我家哪都不去,产业自是越来越大,越来越富,外人来了,都得敬着三分。吾有子数人,死于历次秦楚交战,但子又有孙,孙儿长大,嚷嚷着要去参加南征,有的死在岭南林中,有的则随那位武忠侯打了回来。”

    他鸠杖重重一敲:

    “老朽见识了那么多,现在却要我走,摒弃祖坟?”

    “但项籍凶残,会屠城!”尉惊手下的官吏如此吓唬老人家。

    老丈却有自己的一套想法:“当年楚国县公说秦人虎狼之师,贪婪古板,会屠戮所有人的脑袋,系以为虏。”

    “那些秦吏则又言楚人皆是群盗,毫无秩序可言,归来后,会纵乱兵劫我家财。”

    “就连汝等南征军,也被说成叛逃的戍卒,见人就杀……”

    “说来道去,都是为了骗吾等离开,我若次次都信了,这世上,恐怕早无黄氏了。”

    他嘟囔着,难以理解这世道:

    “秦国?楚国?有何区别?邾县人现在谁说得清自己究竟是秦是楚,汝等南郡人亦然,可还分得清?”

    最后化作三个硬邦邦的字。

    “我不走!”

    尉惊听闻此事后,一下子想起他妻子的祖父,匾里的阎公,就是被胡亥、赵高强迁时,不屈而气绝身亡的。

    他没硬下心肠,让人不必为难这位老朽,只告诉了他一个事实。

    “等全城人走了,邾县会被烧毁。”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首页 >秦吏简介 >秦吏目录 > 第469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