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470章
    最后的结果是,老丈默然半晌后,接受了这个事实,但依旧不走,只是摇头:

    “烧屠了邾县的,是汝等,不是所谓的楚兵啊……”

    “是啊……”

    此刻脑海中回想起那老者的话,尉惊不由自责:“抛弃邾县,让数万人颠沛流离的,分明是无能的我啊。”

    他只希望,那位留在江北的老人家,能顺利度过他人生中,不知第几次动荡……

    但数日后,当尉惊抵达武昌,与南郡守利咸汇合,计划在汉水阻击楚军时,利咸对此事,却有不同的看法。

    “你啊你,真是糊涂,说成是楚盗所烧即可,何必为自己揽过?”

    “更何况,不论是从这一战,还是站在长远看,烧了邾县,其实是好事!”

    ……

    “好事?”

    尉惊有些难以接受,对这位昔日上司黑了脸:

    “一万户人家抛弃田宅祖坟,被强迁至他乡,每天半饥不饱,是好事?”

    “邾县百年经营,几千座屋舍化为灰烬,那些工坊、集市,好不容易免于战火,皆是满城军民一年来用心经营恢复,如今毁于一旦,被自己人烧了,利君,这是好事?”

    他就想不通了,利咸怎能如此冷血?

    利咸年纪较长,已近五旬,作为整个集团里第一个尊黑夫为主的人,他地位非凡,是安陆系的智囊,也是黑夫留在南方的定海神针。

    见尉惊还是那么感情用事,利咸顿时皱起眉来,斥责道:

    “惊,你若是想有朝一日,跻身朝堂,便不能只盯着一城一池,而应看到全局!”

    他站起身来,讲述自己做出这个艰难决定的缘由。

    “我在豫章时便遣暗探入淮南,故知所谓六国余孽,唯楚独强,其中更以项籍最为骁勇,麾下众将也久经战阵,横行两淮中原,不易相与。”

    “摄政主力在关中,而南方无大将,故去岁淮南之役,虽有斩获,却最终功败垂成,若无善战之将,若无百战之师回援,光靠南方的老弱妇孺,蛮夷越兵,决计无法独自与楚国角力,故不可攻,甚至不可守,而应当避其锋芒……”

    “若依你之见,集结江东、荆州之兵与项籍战于旷野,反而是正中其下怀,此人犹如赌徒,他是在赌国运,赌一战而胜,彻底扭转局势,而吾等却不必与他对赌,只需要慢慢磨,坚壁清野。从两年前起,安陆早已空无一人,如今只需撤空邾、西陵、夏口三县,渡江安置,而青壮则可为上万民兵,助我阻楚军于江汉。”

    “楚军在邾县无以掠食,必不能久,若原路撤退,过大别南麓归淮南,将遭到我军衔尾追击,而丹阳、吴越之兵扰其后。”

    “若继续向前,欲进攻人口繁盛的南郡西部诸县,则必先经过这数百里无人焦土,时值严冬,寒风料峭,必死伤惨重,其后还要强渡汉水,进入云梦旷野。”

    “而两郡精兵,则可效仿当年摄政授予季婴的故计,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定要让项贼困于云梦!只要拖到赵佗抵达南郡,将其包围,则项籍必死,楚国必亡矣!”

    打不过,就苟!这是多年来,利咸他们从某人身上学到的妙招。

    在利咸看来,当项籍无法接受淮南的损失,定要出兵来衡山找场子时,他便中计了。

    对楚人而言,局势如一个泥潭,越是挣扎,陷得越深,但若不挣扎,也最终是死路一条。

    从西河到江东,绞索早在黑夫击破武关那一刻,便套在六国脖子上了!剩下的事,只是慢慢系紧而已!

    “这是从此战的角度看,为了最终的胜利,衡山,必须做出牺牲!”

    利咸是那种命令属下去死,也会不眨眼睛的人,他的心里,永远计较的都是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秦吏简介 >秦吏目录 > 第470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