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61章
陵的略带些湿意的土地时,她深深吸了一口气,抬头望了眼耀眼夺目的阳光,安陵到了啊。

    109.

    第

    109

    章

    定居

    初到兰江以南,

    鱼娘看什么都是好奇的,江边的渡口旁搭了不少棚子,都是些卖吃食的小摊子。棚子里面大多都有一口大锅,

    大锅里热气腾腾,煮着各色的吃食,小贩时不时用大勺子扬起锅中的热汤,吆喝一声招呼来来往往的客人。

    “馄饨—皮薄馅大的大馄饨——十文钱一碗嘞……”

    “包子,

    猪肉馅的大包子,三文钱一个,

    顶饱又美味,

    客官您不来一个尝尝?”

    “红薯面饼子,

    两文钱一个,烫手嘞……”

    鱼娘一个一个的摊子目不转睛地看过去,在濯阳郡,

    当时掺着野菜的杂面饼都要十文钱一个了,又黑又硬,砸到人头上都能砸出来一个大包。遂牧郡的情况要比濯阳郡好不少,但是东西也比这安陵的要贵不少。

    乍一见到这幅平平常常的场景,说不上什么滋味,百姓自然知道在哪里能活下去,

    哪里能活的更好。峦安和濯阳郡的百姓因为灾荒跑了大半,又因为瘟疫死伤无数,这两地动荡不安,想要活下去可以说比登天都难。遂牧郡比这两郡要好一些,可百姓活的也不容易。而仅在一江之隔的安陵,百姓安居乐业,其乐融融,

    难怪遂牧郡的这些富户们成群结队地往安陵跑。

    大船一停在岸边,便有不少人围上来追问船上的人要不要买东西,或是需不需要人来带路。鱼娘在船上看到的那些摊子时还不觉得饿,如今离得近了,还真觉得肚子里的馋虫被勾起来了。

    李大成和石贵商量了一下,大家先各自散去买些东西吃,等吃完饭后再在渡口这里集合。到了安陵后没有了往日的急迫,不必再提心吊胆处处谨慎小心,生怕哪一步走错了,连命都丢了。大家心里多少都有些放松,又加之都不是很穷,买上一碗馄饨汤绰绰有余,李大成和石贵一合计,也不拘着他们了。

    等大家各自散去后,刘大舅和刘二舅憋了这么多天,早就想喝一口酒,于是刘大舅摸着肚子,讪讪笑道:“妹夫,我和你二哥三个月都没喝上酒了,这实在馋的很,我们家先去找个地方解解馋。”

    刘大舅和刘二舅去喝酒了,不可能把自己家的人都丢给李家人,于是只剩下李家人了。

    李大成捻着胡子笑道:“好了,人都去吃饭了,咱们也别干站着了,去看看这渡口有什么好吃的,我在船上闻到这下面的香味,肚子早就咕咕叫了。”

    李叔河嘿嘿一笑,挠着头不好意思道:“爹,我看前面有卖馄饨的,不如咱们去吃碗馄饨?”

    李大成指着他笑着道:“你啊你,叔河想吃馄饨,你们呢?想吃其它的吗?”

    刘氏撇撇嘴:“馄饨不当饱,几筷子下去就吃完了,而且还贵,我看不如去吃炊饼,炊饼才一文钱一个。”

    李大成抚掌大笑,“好了,既然咱们想吃的都不一样,我看不如也分开算了,叔河去吃馄饨,我和你娘去吃炊饼,你们剩下的想吃什么自己去买吧。”

    李伯山点点头,“也好,众口难调,爹,我们四处走走逛逛,吃完了再回来。”

    李大成挥挥手:“去吧去吧。”

    刘氏有些不满,这像什么话,还没分家呢就不在一起吃饭了。

    李家人知道刘氏的脾性,还没等刘氏再说话,一溜烟钻进了人群里面,生怕刘氏把他们都给叫回来吃没味道的炊饼。

    李仲海带着一家人往人群中走去,三牛被他紧紧抱在怀中,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古代逃荒种田记简介 >古代逃荒种田记目录 > 第61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