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鱼娘则左手牵着陈氏,右手牵着绫罗。
“爹!我要吃那个!”
李仲海循声一看,是一个卖红糖糍粑的,这东西他们在石贵家里吃过一次,三牛念念不忘,路上念叨了好多次,如今终于又见到卖这个的了。
李仲海得了一笔意外之财,手中宽裕了不少,二话没说就答应了三牛,“好,爹给你买。”
他抱着三牛走到摊子前,买了四份红糖糍粑,一份给三牛,剩下的给了鱼娘绫罗还有陈氏。
陈氏嗔怪道:“给我买这个干吗?多浪费钱。”
不过虽然嘴上说着责怪的话,心里却美滋滋的。
红糖糍粑用一种植物的叶子包裹着,糍粑一文钱一个,买的多便宜一些,李仲海大手笔,买的都是最大份的,一份里面足有五个。绵软黏牙又冒着热气的糍粑上淋上了一层糖水,吃到嘴里别提有多美了。
买了红糖糍粑,三牛又看上了糟小鱼,李仲海二话没说就给他买好了,当然,也有其他人的份。这样还没走多远,三牛怀里已经都是吃食了,他吃着手里的东西眼睛还不住往其它地方瞟,生怕错过了什么美味。
陈氏倒也没说什么。三牛还小,没吃过什么好东西。以前是手里没钱,荷包里空空如也,恨不得一文钱掰成两半花,哪里舍得给他买这些新鲜玩意儿。如今荷包鼓起来了,又加之好不容易到了安陵,心里不自觉纵容了几分。
鱼娘吃了一份红糖糍粑,一个糟小鱼,又吃了不少其它的零嘴,到最后还没开始吃正经饭,肚子已经鼓囊囊的了。
不止是鱼娘,陈氏和绫罗肚子里也都饱了。到最后只有李仲海自己一个人呼噜呼噜吃了一大海碗的面条。
三牛这个小馋鬼,嘴里塞的鼓囊囊的,眼睛还不时往李仲海的碗里看,“爹,这面条好吃吗?”
李仲海头也不抬含糊道:“好吃,比咱们自己做的好吃多了。”
三牛只觉得自己手中的吃食都不香了,他也好想吃面条啊。
吃完饭后,李仲海又领着他们逛了一圈,看到什么好吃的好玩的都想给三牛和鱼娘买下来,最后要不是陈氏拦着他,指不定能把渡口上的摊子都全买一遍。
鱼娘回到众人商议好的地方时,发现已经有不少人回来了,他们一家只顾着吃吃喝喝了,倒是李伯山一家打听到了不少消息。
“爹,这里离安陵城不远,走路只需两三个时辰,安陵城外有地方专门安置从江北过来的人。”
李大成手里抱着一包炊饼,“我也打听了一下,和你说的大差不差,从江北渡过来的人都要去那里一趟,宜早不宜迟,今天的天色尚早,咱们现在就去吧。”
李叔河不解:“爹,那朝廷的人也不知道有多少人渡河啊?不去不可以吗?”
李大成摇摇头,“你啊,好好想想,凡事不能只看表面。”
鱼娘心里想了一下,这船家的话语之中对南方的朝廷多有推崇之意,且了解甚深,很有可能与朝廷有牵连,他和朝廷一通气,朝廷自然知道到底有哪些人上船到了安陵。除此之外,到了安陵后要想生活下去,置地买房是必不可少的,买地需要地契,这些都要经由官府才能办成,没有身份可谓是寸步难行,难怪朝廷不害怕渡江的人自己跑了。
找到了马车后,就无须再走着去安陵城了,马车是露天的,专门用来拉人,一辆马车上能坐下二三十人。大家分坐在几辆马车上,晃晃荡荡开始往安陵城驶去。
安陵和遂牧郡只隔着一条兰江,景色差别不大,遂牧郡秋冬之际是何般景色,安陵便是何般景色,只是略比遂牧郡温暖一些罢了。
一路上,草木凋零,只剩下耐寒的松树和一些别的树种还有几分绿意,剩下的无一不是光秃秃的。
鱼娘倚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