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几位宰相召到宫中,问谁人?可南下平叛。
这?一次,竟是一个人?都?不愿意站出来。
去岁同北军一战虽胜,可大齐也是元气大伤。别?说朝廷国库亏空,拨不出军饷。就?算硬生生凑齐了一支军队,只?怕军士们也无心战斗,士气不振。
后来又有大臣提出,朝廷或可以招安那些土匪。如此以来不但不会耗费兵力,而且还可将那匪军纳入编制,为国朝所用。
皇帝听那大臣说得头头是道,也就?即刻将招安一事定了下来。
这?下,政事堂又为着派谁去招安吵得不可开交。
皇帝恰到好处地犯了头风,扶着额头道:“朕躬欠安,此事还要倚杖着各位爱卿拿主意。等你们商议出了人?选,再来回朕吧。”
说完这?几句话,老皇帝一溜烟跑了个没?影,只?留几个宰相面面相觑。
政事堂又为着这?件事情吵了七八日,终于将人?选定了下来。
内侍来相王府传旨的时候,谢玄稷半点也不意外。他冷笑两声,却是看?也没?看?那内侍,语带讥诮道:“裴大人?实在是费心了。”
内侍皮笑肉不笑道:“能者多劳嘛,陛下让殿下南下平叛,也是想到殿下先前?的赫赫战功。若换做旁人?,陛下只?怕还信不过呢。”
见这?内侍搬出了皇帝来压自己,谢玄稷语气不善道:“陛下近日头风发作,这?才将此事全权交给裴大人?代为处置,本王竟不知如今裴大人?的意思已经成了陛下的意思。”
内侍故作诚惶诚恐状,叩首道:“奴婢可不敢这?么说。只?是,这?前?去招安的人?选是上呈给陛下批过红的。那至少在这?件事情上,陛下的意思和裴大人?的意思是一样的。”
谢玄稷的脸上覆上了一层寒霜,许久没?有出声。
内侍抬眸瞥了谢玄稷一眼,又道:“若无别?的事,奴婢便先行回宫复命了。”
那内侍走?了以后,孟琬走?到谢玄稷身边,给他倒了一杯热茶,温声宽慰他道:“你又不是第一日知道裴知行是什么人?,又何必去同他置气。”
谢玄稷啜了口茶,幽幽道:“我的确犯不着和这?样的人?置气,只?是不知道他这?回又是挖了个什么坑,等着我去跳呢。”
孟琬问:“那你当真不打算去渊州?”
“若是什么好事,哪轮得到我头上?”谢玄稷冷嘲道,“说是去招安,可那土匪也不是吃素的。我让他投靠朝廷,他便能心甘情愿地投靠朝廷?他们连到时候拿什么跟土匪谈条件都?不告诉我。底线是什么?筹码是什么?我一概不知。说白了,平叛招安只?是个幌子?,裴知行就?是想让我领着一群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官去送死,最好连着他们厌恶的人?一起派去给土匪杀了,他们才能心安。”
他说完这?样长?一段话,心中仍旧不平,叹息道:“琬琬,你是知道的,我并非不愿吃那行军打仗的苦。可从前?镇守边关,打的是外敌。如今若真动起手来,伤的就?都?是自己人?了。不论那土匪有多穷凶极恶,若真闹得流血漂橹,也是朝廷之觞。”
默默无言良久,孟琬也只?是叹了口气,道:“事情或许也没?有那么糟,万一我们不杀人?流血,却还将这?件事情妥善解决了呢?”
她说到此处,瞳孔微微发亮,握住谢玄稷的手道:“万事都?有两面。昀廷你想想看?,论阴谋诡计,咱们比不过成王。廖将军这?样从不结党的清正耿介之人?如何能加官晋爵,不就?是因为在雁州一战之中立了大功吗?”
“你如今势单力孤,身边没?有像裴知行这?样浸淫政治多年的老狐狸替你出谋划策。吉翁他老人?家不在了,御前?连一个能为你说话的人?也没?有。你若是想谋夺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