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对着面缸叹气。周建国凑近一看,昨夜发的碱水面已经涨成绵软的一团,在幽微的煤炉光里泛着青灰色。

    男人卷起袖子舀了瓢面粉:我在部队炊事班干过。案板上的老茧与女人虎口的裂口短暂相触,林秀触电似的缩回手,转头去翻搪瓷柜。

    当第一缕葱油香钻进鼻腔时,周远发现自己的木拐不知何时裹上了绒布套。小满蹲在煤炉前啃烤红薯,含混不清地唱童谣:红苕甜,红苕香,爹爹回来盖大房......

    暴雨砸在防雨棚上的声响忽然轻了。周建国端着海碗转身,看见林秀正踮脚往漏雨的梁上挂铝盆。洗褪色的红纱巾缠在手腕,像一簇跳动的火苗。

    大哥尝尝芽菜臊子。女人把最满的碗推过来,指甲缝还沾着面粉,就是面发了酵,有些绵。

    周远用筷子戳着碗底,突然说:比钢厂食堂的碱水面还难吃。话音未落,房梁上漏下的雨珠精准落进他后颈。少年惊跳起来,假肢撞翻条凳发出巨响。

    小满咯咯笑着往妈妈身后躲,周建国的手掌悬在儿子肩头又落下。林秀弯腰捡摔成两半的瓷碗,刘海垂下来遮住眼睛:明早雨停了,我蒸叶儿粑赔你。

    煤油灯忽然爆了个灯花。周远望着女人通红的掌心,想起上个月弄丢饭票时,父亲也是这样沉默着把肉夹到他碗里。

    第三章:瓦檐晴雪

    晨光像把豁口的篦子,细细密密筛过瓦缝。周建国捏着锈铁钳掀开最后一片青瓦时,檐角冰棱正滴滴答答化进搪瓷盆里。昨夜暴雨卷走了陈年积灰,露出房梁上歪歪扭扭的炭笔字——八一年腊月小满抓周处。

    林老板,递根楠竹钉!

    底下没动静。周建国俯身望见林秀蹲在煤渣堆旁,正用火钳扒拉发霉的挂面。蓝布衫后腰裂了道三寸长的口子,露出里头补丁摞补丁的棉毛衫。

    阁楼突然咚地闷响。周远慌忙把铁皮盒塞回樟木箱,假肢磕在地板上震得箱盖直颤。小满趴在箱沿,辫梢的栀子花蹭上了铁锈:哥哥的青蛙会蹦跶吗

    瘸子的玩具能好到哪去。少年啪地合上箱盖,震落张泛黄的汇款单。收款地址是乐山罗城镇,落款写着周吴氏。

    木梯吱呀作响。林秀端着蓝边碗上来,红糖水在碗底晃出细碎的金星:趁热。荷包蛋卧在琥珀色的糖水里,边缘缀着几粒酒酿米。

    周远别过头,假肢的皮带扣硌得床板吱呀:假慈悲。话音未落,阁楼天窗飘进刨花香,周建国正在院里改制旧门板,桃木屑落进煤渣堆,像撒了把星星。

    data-faype=pay_tag>

    小满忽然踮脚够到五斗柜顶的玻璃罐,抓出两颗薄荷糖:我们换嘛。糖纸剥到一半,褪色的全家福从相框夹层滑落——矿工抱着女婴站在先进生产者锦旗前,背后黑板报写着安全生产大于天。

    林秀捡照片的手顿了顿。巷尾飘来胡琴咿呀,混着茶馆评书声:话说巴蔓子将军割头守城,那血溅在青石板上,三伏天都洗不脱......

    妈!张婆婆送泡菜坛子来咯!小满在楼下脆生生喊。周远趁机把汇款单塞进裤兜,木拐戳到墙角的蜂窝煤炉,震得铁皮烟囱哗啦响。

    黄昏时分,新灶台冒出第一缕青烟。林秀把烘干的挂面码进竹匾,转头看见周建国在修八仙桌腿。男人军装袖口磨得发毛,肘部补丁针脚细密得像蚂蚁行军。

    周大哥喝口水。搪瓷缸递到半空,两人同时瞥见缸身先进生产者的红字。林秀指尖一颤,茶水在桌面上洇出个圆斑。

    周建国突然从工具袋摸出个铁皮青蛙:给娃耍。发条转动的咔嗒声里,小满举着作业本蹦进来:远哥哥教我写的!田字格上歪扭的家字,房梁画着四颗星星。

    夜幕降临时,周远在止疼片锡纸背面发现铅笔字:每日减半。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麻辣烟火暖平生简介 >麻辣烟火暖平生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