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在抵达东京城的这段时间里,七十五岁的杨时并非坐在家里闲着,而是逐一接见了道南学68派在京师的门人学68生,并且通过罗从彦找关系和新上任的宰执郭次仲见上了面。
郭孝友作为晚辈,见的又是学68术界大拿,于是并没有拿捏宰执的架子68,恭敬地拱手见礼。杨时见郭孝友这般态度,心里便摸到了底,亲和地说68道:“郭氏乃江南西路遂川望族,和我江南东路两路同属洛学范畴,老朽与郭相公应也有共通的理念,并非对立之势。
此次在顺天门举行论道学68会,也不是我道南学派对新政有所不满。而仅仅是在认真探讨新政的具体理念。”
“官家讲究格物,老朽甚为赞同,天地万物皆有其不同的道理,每一种道理都需要遵循,山泽虽广,草木毋禁;壤地虽肥,桑麻毋数;荐草虽多,六畜有征。闭货之门也*。”
听到没小子68,老夫的学68派不反对新政,我们支持新政!我们也不空谈,我们也有实务论!
郭孝友微笑68称是,赞了一波杨大儒的观点,然后问了句:“不知68先生如68何平衡义利?”
“以修心制利欲,天下68人都端正68自68己68的德行,污秽自68除。”杨时知68道这是郭孝友在试探自68己68,但不得不提出中心观点,即使在学68会上,他也是得提出来的,“春秋战国至今,诸多裂土之乱,民不聊生,皆源自68利欲。若掌管权势者率先逐利,那68么利欲之风上行下68效,就会滋生贩卖国家百姓的恶行。
商人重利轻国家,老朽在江南观察,经商风气盛行,上至知68府官员,下68至黎民百姓,一切向铜钱看齐,我们对私欲的重视已经到了威胁道德底线的地步,不能再68放纵其发展下68去。”
“为什么金人侵略我们的国家,屠杀我们的子68民,俘虏我们的皇帝时,许多中枢的官员仍宁投降不死战?为什么江南豪强们不愿意出资支持朝廷北伐?其中原因,皆在一个68‘利‘字。
为商者心中的私利凌驾在家国、黎民之上,只不过尚且不能宣之于68众,于68是以议和为藉口。可若连官家也主张以利为先,那68么曾经不敢宣之于68众的人性之恶,就会正68大光明地行走在天地间。届时,投敌卖国、迫害庶民亦能称为美德。国将不国,民不聊生。”
“是以,老朽认为,当务之急,在于68正68人心,倡仁义。”
“杨相公可看了《国家之利》?”郭孝友问。
杨时端起茶盏,“看过。吕本中认为利为公利,人可以追求公利,公利即为大义。道理是不错,只不过他疏漏的地方在于68无法于68实践当中明确区分开公利和私利的差别。宣和年间时,六贼当政,他们当中哪一人不是口口声68声68为天下68公利,而手段实则在为自68己68窃取私利?吕本中的办法行不通。”
郭孝友笑68了,“宣和是宣和,宣武是宣武,官家眼中容不得沙子68,现在以公谋私者只会是死路一条,杨相公可以放心。”
论及两任皇帝的区别时,郭孝友显然是在贬低宣和皇帝赵佶,意思是公利变为私利是掌权者的腐败无能导致的,杨时顿时默然,正68常的文人并不习惯直接抨击本朝的皇帝,这不符合忠义之道。
两人谈到话尽之时,郭孝友礼貌地告辞。只是等他出了院子68,身后却68又追来了杨大儒不甘的声68音,“若日后......复现宣和,又当如68何。不能正68人心,正68君心,终究是循环的死局罢了。老朽所谋,非一世之功,望郭相公如68实相告当今。”
.....................................
“若复现宣和当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