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遍。
已经所剩无几。
书生抿嘴,攥着银钱权衡许久。
半个时辰后,还是退了房,躲躲藏藏地出了烟花巷。
锦县并不是个十分大的地方。
地处正中心方位的县城算得上稍微富庶,下属十八乡环绕在四周,胡十乡是其中一个,其下又分割为四个村落,包含了宴江所住的爱梅村,与每日摆摊去的罗旺村。
胡十乡,宴江是铁定不敢再回去了,便计划着往胡十乡反方向的西北边逃,到月三乡寻个安身之所,再做打算。
昨夜的平安无事给他带来了一点安慰,他本就是孑然一身的一介草民,与人无怨,与世无争,鬼怪并没有道理盯着他缠。
此时已经快到中午,夏季的日头长些,距离天黑约莫还有五个时辰,加紧点脚程不歇息的话,应该能堪堪赶在天黑之前走到。
来往送货的驴车间或路过,朝行人吆喝招呼,宴江看了两眼,又看看自己手上数目寒酸的银钱,最终还是朝车夫摇摇头,示意自己不搭顺路车。
而省下的这几文钱便作为香火钱,在快出县城的时候,顺路拐进间有点香火的庙,求得一枚护身符,才继续上路。
赤色的红纸袋上用佛文写着:平安
万福。
宴江捏在手中,仿佛捏住的是自己的生的希望。
四
虽说锦县是个巴掌大点的地,但宴江也不是什么游手好闲的公子哥儿,有空三天两头到处跑,他头一次到月三乡来,才发现这竟是个比胡十村跟还要穷困的地方。
人家倒是挺密集,赶紧赶慢,终于在夕阳最后几缕余晖落下之前敲开了一家农户的门,借口自己是外地旅客,想在此借宿几日。
那是一户老实巴交的老夫妇,见是个儒雅白净的书生,倒也毫不怀疑,热情地只收了他两文钱,便里里外外将空房给他打扫干净,腾了出来。
如此一番,很快便敲定先在此暂住三日,比计划中还要顺利些。
普通农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自然比不上县城中的销金窑,在这儿连根红烛都是奢侈的宝贝,轻易不舍得拿出来用。
宴江懂得,便也不好意思开口要,所幸老夫妇家空置的那间房还算不错,虽然小了点,但白日里十分向阳,完全不会有阴森的感觉。
月亮快要完全升起的时候,老夫妇两个在县城富人家中做短工的儿子也回到家来,就住在隔壁房间,宴江透过窗缝瞧见了,心又往下放了一点。
这间闲置的房间里本没有床,老妇人抱了床旧被褥,给他铺了个简陋的地铺,书生一边努力酝酿睡意,一边胡乱发散思维。
该是真的没事了吧?
他也好,他那双早逝的父母也罢,一家三口都是极为老实安分的人,一辈子从未害过什么人,家中更是无物可贪,想来想去,都没有被恶鬼缠身的理由。
或许只是恰好倒霉罢了……
宴江闭上眼睛,放松身体,从胸腔里呼出一口浊气。
他的爹娘在天之灵,定会保佑他顺遂平安。
不管是不是无用的自我催眠,总归从前不信这些的书生在此刻的的确确从这份坚信中获得许多安心与底气,惴惴不安了许多天的心随着呼吸一点又一点平复下来,意识在不知不觉中开始模糊。
比起县城的烟花巷,农村的夜晚很静很静,无风无云,就连时间也似乎暂停了流动。
半梦半醒间,窗外似乎有细微的振翅声,而后又断断续续传来几声黑鸦的啼叫,不太清晰。
宴江梦呓着翻了个身,睡眠沉入更深的地方。
他梦见自己十二岁那年,父母还健在,家中舍不得吃米,傍晚就围坐在饭桌前啃着粗面馒头,吃着吃着,夫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