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的发间插着荷花瓣

    老妇(粗糙的手掌抚过银铃雕塑的裂纹):

    那年头啊,娘娘被铁链锁在断桥,血珠儿滴进西湖,把水都染红了......(突然提高声音)可第二日!满湖的荷花都开了!

    少女甲(攥紧手帕):

    是、是用血养的吗

    老妇(往香炉里添晒干的荷花瓣):

    傻孩子,是娘娘的怨气化成了花!每片花瓣上都有字,写着那些贪赃枉法的狗官名字!(香炉里飘出的烟竟凝成蝴蝶形状)

    少女乙(指着墙上斑驳的并蒂莲壁画):

    后来呢那些狗官怎样了

    老妇(冷笑):

    不出半月,个个七窍流血死了——(突然放软声音)娘娘心善,只取恶人姓名,不伤无辜百姓。

    (祠堂外突然响起清脆的银铃声,像有人用指尖拨弄铃舌)

    少女甲(跳起来):

    是娘娘!娘娘回来了!

    老妇(望着香炉里跳动的火星):

    莫慌,娘娘是来瞧咱们的......(银铃声越来越近,祠堂木门吱呀作响)

    少女乙(躲在老妇身后):

    门、门没关!

    老妇(取下脖子上的银铃挂件):

    傻丫头,这是请娘娘的门——(挂件与雕塑上的银铃共振,发出清越的和鸣)

    (少女们冲出门,雪地上果然印着一串草鞋印,鞋尖处嵌着荷花瓣,通向西湖边的芦苇丛)

    少女甲(蹲下触摸脚印):

    还是热的!

    少女乙(指向湖面):

    快看!芦苇在动!

    (雪粒子落在湖面上,芦苇丛中隐约浮现一袭白衣,腰间银铃在月光下泛着冷光,少女们刚要呼喊,白衣突然化作千万片荷花瓣,随雪飘散)

    (老妇拄着拐杖走到湖边,从怀里掏出半片银铃残片)

    老妇(对着湖水喃喃):

    娘娘放心,今年的香妃糖又多卖了十斤,孩子们都记得您的故事......(残片掉进湖里,水面荡起涟漪,映出十年前断桥的血光)

    少女甲(捡起飘到脚边的荷花瓣):

    奶奶,娘娘什么时候会再来

    老妇(望着天上的猎户座):

    等断桥的雪化了,荷花就该开了——(突然听见远处传来童谣)

    (空灵的童声从芦苇丛中飘来:

    香妃娘娘脚踩雪,银铃一摇贪官灭——

    荷花香里藏冤魂,只等春来看明月)

    (祠堂内的银铃集体作响,惊飞一群夜鸟,月光下的草鞋印渐渐被新雪覆盖,却在每个脚印中央,都留下了一朵不会融化的冰荷花)

    续章五:百年轮回·望山望水

    场景:民国六年断桥,雪花混着雨丝打在旗袍女子的狐皮围脖上,她颈间银铃吊坠映着西湖的灰蓝色

    杭铁生(油纸伞倾向女子一侧,伞骨并蒂莲洇成暗红):

    小姐站在风口,当心染了风寒。

    沈念秋(指尖摩挲银铃吊坠):

    先生可听过香妃娘娘的传说我夜夜梦见她站在断桥上,说雪能洗冤......(吊坠突然发烫,烫红了她锁骨处的皮肤)

    杭铁生(瞳孔骤缩,瞥见她锁骨红痕形似荷花):

    杭某倒是听过另一桩旧事——(袖口露出半本泛黄账本,浣纱税三字被虫蛀出孔洞)二十年前,家祖父在县衙当文书,曾见乾隆朝旧档......

    (湖面上突然驶来一艘画舫,船舷挂着香妃茶社的灯笼,琴弦声混着评弹飘来)

    评弹女(唱词清亮):

    断桥雪,白似笺,笺上冤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断桥雪:浣纱女的宫廷悲歌简介 >断桥雪:浣纱女的宫廷悲歌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