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雪。苏小暖在灶前包着荠菜馄饨,案板上摆着两枚荷包蛋
——
这是墨守诚生前的习惯,大年夜要给弟弟煎蛋。墨宁渊坐在门槛上,用斑竹给她做发簪,指尖被竹刺划破,却笑着说:阿嫂,等我考上举人,给你买金簪。
二更时分,火把的光芒映红了半边天。墨家二爷带着十多个族亲,举着写有
驱邪
的黄旗,踢开了西跨院的木门。苏小暖,今日不搬走,就别怪我们不客气!
二爷的翡翠扳指在火光中泛着冷光,身后的族亲扛着铁锹,显然打算拆房。
苏小暖将墨宁渊推进柴房,自己挡在门前,手中握着滚烫的汤勺:二叔,大过年的,何必动怒先尝尝我包的馄饨,再谈不迟。
她故意将汤勺敲得叮当响,香气飘出,几个族亲忍不住咽了口水。
少来这套!
二爷一脚踢翻汤桶,热汤泼在雪地上,腾起白烟。墨宁渊趁机从后门溜出,去搬救兵。苏小暖看着逼近的人群,忽然想起墨守诚的手札:遇事莫慌,律法为盾。
她提高声音:各位叔伯,我有墨守诚的遗书,西跨院归我所有,你们强闯民宅,按律当处……
律法
二爷冷笑,一个外姓妇道人家,懂什么律法!
他挥手示意族亲动手,却听见巷口传来喧哗。墨宁渊带着里正和二十多个街坊赶来,手中举着抄录的律条文:里正大人,他们私闯民宅,意图毁坏财物!
里正咳嗽一声:墨家老二,西跨院有遗书为证,你若再闹事,我便报官了。
他转头对苏小暖:苏娘子,今日是除夕,要不各退一步
苏小暖趁机道:各位叔伯,今日除夕,不如一起吃碗馄饨也感谢各位长辈对守诚兄弟多年来的照顾。
她迅速包了几十个馄饨,下进新烧的汤锅里。火光映着她的脸,让族亲们想起墨守诚在世时的温厚
——
那个总帮他们写家书的秀才,临终前还惦记着弟弟。
二爷见众心难违,只好坐下。苏小暖给每人盛了碗馄饨,特意给二爷的碗里多放了茱萸粉:二叔,这是守诚生前最爱吃的口味。
二爷咬了口,突然想起侄子临终前,曾求他照顾弟媳和幼侄,心中竟莫名泛起一阵愧疚。
雪在午夜停了,族亲们陆续离开。二爷临走时,将翡翠扳指塞给墨宁渊:拿去换些药材吧。
少年看着扳指,想起兄长临终前的话:阿渊,莫怪二叔,他也是被生计所迫。
除夕夜,苏小暖与墨宁渊坐在门槛上,分食最后一碗馄饨。月光照着院中积雪,映得少年眼尾的泪痣晶莹如星。阿嫂,
墨宁渊忽然说,等我考上进士,定要让你住上青砖瓦房,再也不用怕风雨。
她看着少年坚定的眼神,忽然想起穿越时的初心
——
不过是想在这乱世活下去,却没想到,竟成了另一个灵魂的救赎。阿渊,
她轻声说,只要你在,哪里都是家。
柴房里,墨守诚的手札在月光下泛着微光,仿佛在见证这对非亲非故的
嫂弟,如何在这吃人的世道里,用一碗馄饨,熬出了属于他们的温暖。
7
京城陪考,情丝渐缠绕
惊蛰过后,墨宁渊收到了府试的通知。苏小暖卖掉了新制的食盒,换了辆骡车,带着少年踏上了进京之路。车辕上,墨宁渊抱着一摞书,时不时抬头看她:阿嫂,你说京城的馄饨摊,会有人喜欢吗
京城的繁华超出苏小暖的想象,却也暗藏危机。她在客栈附近支起摊位,发现这里的食客挑剔异常,便改良了馄饨馅料,加入大骨头,熬出奶白的汤底。墨宁渊则穿着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