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但或许,在这个弱肉强食的狼窝里,做一只记住每只羊名字的笨狼,反而能在即将到来的风暴里,找到属于自己的生存之道。毕竟,当所有人都在追逐血腥时,总有人需要记得,羊毛最初的温度。
第四章:笨办法
晨辉养老院的铁门在第七次叩击后终于打开,张奶奶扶着助行器挪出来,银发被秋风吹得乱蓬蓬的:小陈啊,你咋又带东西来我拎着刚买的护膝蹲下,看见她棉鞋上沾着的泥点——是今早冒雨去菜市场捡菜叶时踩的。
您上次说膝盖怕凉,我帮她系好护膝松紧带,触感像摸到风干的树皮,我查过了,晨辉路那套电梯房,三楼,楼道宽得能推轮椅。老人突然别过脸,用袖口快速抹了把眼睛,助行器的轮子在水泥地上碾出细碎的响。
这是我跑完第十七个小区的下午。笔记本上列着十七位惠民拆迁户的需求,每一条都被划得密密麻麻:李叔要楼下有象棋摊,小区里有穿军装的老人,王姐需要步行十分钟到实验小学,厨房带窗户。同事们笑我放着金蛋不捡去捡碎银子,李明甚至在早会上举着我的笔记本念:张奶奶需要‘阳台能种月季花’——你怎么不帮她把月亮摘下来
但他们不知道,当我在红星小区看见穿旧军装的陈大爷对着李叔照片抹眼泪时,两个老人抱头痛哭的场景让整个门店的人都红了眼眶。李叔拍着我肩膀说小陈比亲儿子还用心时,我摸到他藏在口袋里的军功章,边缘磨得发亮,像段被小心保存的时光。
暴雨来得毫无征兆。我背着张奶奶爬七楼看房时,防滑垫在台阶上打滑,整个人摔进积水里,膝盖的旧伤裂开,血珠混着雨水往下淌。老人趴在我背上哭:孩子,咱不看了,奶奶住顶楼习惯了……我咬着牙爬起来,笑着说:就当免费做理疗了,您看这雨水,比养老院的按摩池干净多了。
那套顶楼的房子,阳台果然有个朝西的角落,下午三点的阳光能晒透整面墙。我掏出随身携带的便签纸,画了个简易花架示意图:春天种月季,夏天搭葡萄架,秋天还能晒桂花。张奶奶摸着纸上歪扭的线条,突然从兜里掏出颗水果糖,包装纸已经褪成浅粉色:这是我老伴当年当兵带回来的,你尝尝。
糖在舌尖化开来,是早就过时的薄荷味,却比李明炫耀的进口巧克力更甜。那天傍晚,张奶奶攥着我画的图纸,主动提出用拆迁款付首付——她不知道,我为了找到这套性价比最高的房子,在中介系统里筛了三百七十二条房源,跑断了两双胶底鞋。
林晓的电话在午夜响起时,我正在给王姐的女儿画上学路线图。她的声音带着少见的急切:我发烧了,退烧药在玄关柜第二层……赶到她公寓时,看见落地窗外停着那辆熟悉的保时捷,而屋里堆满了惠民小区的老照片——其中一张里,穿门卫制服的老人抱着个穿公主裙的小女孩,站在老槐树下。
你父亲……我指着照片,喉咙突然发紧。林晓裹着毯子蜷缩在沙发上,脸颊烧得通红:他在惠民当了二十年门卫,去世前说,那里的每块砖都记得人的故事。她盯着我膝盖的伤,突然轻笑:别人开单靠喝酒陪笑,你靠流血受伤,倒像是从旧时光里蹦出来的老古董。
临走时,她往我兜里塞了盒创可贴,指尖划过我掌心的茧:下周万合的收购案就要落地,周明要砍所有刚需业务。楼道的声控灯突然熄灭,黑暗里她的声音更轻了,你这样的人,在狼堆里会被吃得骨头都不剩。
但骨头渣里,总能长出新的希望。当李明们还在围猎拆迁户的高额佣金时,我的笨办法开始结出果实:张奶奶的电梯房签约那天,李叔带着三个老战友来签租房合同;王姐在看过我手绘的学区路线后,不仅买了房,还介绍了整个班级的家长。这些被行业视为低效的订单,像滚雪球般越聚越多,在月底的业绩表上,堆成让所有人震惊的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