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周瑜将印鉴浸入剑池,铜锈在冷泉中泛起涟漪:伯符可知这池水因何名剑他忽然振袖击水,惊起三丈银瀑,昔年干将莫邪淬剑于此,如今...寒光闪过,佩剑已削落池边石碑一角,该淬新刃了。
当夜军营铁砧声不绝。周瑜亲自抡锤锻打那方残印,火星溅在素色襜褕上,烫出点点梅痕。孙策抱来十坛新丰酒,却在看见熔铜里浮沉的越窑瓷片时怔住——正是三年前舒城粮仓那枚。
公瑾总留着这些零碎。孙策用剑尖挑起瓷片,映着炉火看见自己扭曲的倒影,像妇人收着情笺。周瑜反手将铁钳没入冷水,蒸汽模糊了眉目:江东三十六县的粮仓分布,可比情笺有趣得多。
五更鸡鸣时,新铸的讨逆将军印落在帅案。周瑜以朱砂拓印试锋,突然指着印文孙字笑道:伯符该添个吴字。话音未落,帐外忽报豫章太守华歆来降。
晨雾中的受降礼格外冷清。华歆捧着太守印绶,却见周瑜命人抬来焦尾琴:闻明府擅《鹿鸣》,可否赐教琴音起时,孙策的轻骑已从侧门接管城防。待奏到食野之苹,守军兵戈尽数入库。
十月霜降,牛渚矶的战船列阵如雁。周瑜指着对岸刘繇残部的旌旗:太史子义忠勇,当以义降。他亲自乘舴艋舟抵近敌寨,白袍被江风鼓成云帆。太史慈连射三箭皆被船桅所挡,第四箭却被周瑜徒手接住。
将军的箭该指北。周瑜将箭镞调转方向,袁本初正缺神射手。当夜太史慈单骑来投,孙策解下紫绶带为他束发时,发现箭翎上系着半片越窑瓷——正是周瑜三日前在江心拾得。
庆功宴摆在新修的阊门城楼。吴中世家献上的舞姬广袖翻飞,却总踏不准《白纻歌》的节拍。周瑜搁下酒樽轻叩案几,乐师们慌忙转调。孙策忽然掷剑劈开编钟:都滚下去!换公瑾谱的《吴江曲》!
丝竹声再起时,满城百姓竟跟着哼唱起来。周瑜倚着箭垛吹埙,忽见长街尽头有辆青篷马车缓缓驶近。车帘被秋风吹起的刹那,他手中陶埙陡然走了音——帘后女子惊鸿一瞥的眉眼,恍若那日雨中撞琴的小乔。
那是乔公的马车。朱治不知何时出现在身后,自皖城避乱而来。他见周瑜指尖在埙孔上轻颤,又补了句,乔氏双姝通晓音律,方才的《白纻舞》...
城下忽然传来清越的琴音,竟将周瑜走调的埙声圆了回来。孙策探头望去,大笑拍栏:公瑾快看!这才是能顾你曲误的知音!月光恰在此时照亮车帘,少女抱着断纹琴仰首,额间花钿映着城头火把,宛如新点的宫商。
周瑜解下佩剑抛给侍从:取我那卷《清商调》来。他转身时袍角扫落酒盏,琥珀色的液体漫过城墙砖缝,竟与三年前舒县雅集泼洒的桑落酒别无二致。夜风里不知谁家孩童在唱:曲有误,周郎顾...
建安四年春,濡须坞的芦苇还未抽穗,周瑜已站在楼船上调试新制的铜雀灯。江风掠过他新换的绛色官服,腰间中护军银印与焦尾琴的冰弦相碰,发出金玉之声。对岸皖城轮廓渐晰,他忽然按住琴弦:传令各舰,奏《采菱》入港。
孙策的玄甲骑兵早已候在渡口。他扬鞭指天大笑时,惊起漫天白鹭:公瑾这排场,倒像是来迎亲的!话音未落,皖城水门轰然洞开,乔氏父老的青篷船队载着稻米逆流而来,船头少女的绯色襦裙像跳动的火苗。
周将军安好。小乔怀抱焦尾琴走出船舱,发间木簪刻着变徵符号,皖城水道十八弯,可要听《涉江》引航她拨弦的瞬间,孙策的坐骑忽然扬蹄长嘶——琴声竟与江底暗流共振,惊得鱼群跃出水面。
当夜庆功宴摆在乔氏旧宅。孙策用剑尖挑开红绸,露出新铸的庐江太守印:公瑾明日就带着这印绶,还有...他忽然将小乔的琴谱压在印匣上,江东最好的琴师,去舒城安民。
烛火爆了个灯花。周瑜正擦拭剑上水渍,闻言抬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