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今日且说一桩古今未闻之奇事。我朝祈朝,自太祖定鼎以来,历经九帝,天下初平,民生渐复,却生出一桩异俗——典夫之制。所谓典夫,即妇人将丈夫典与他人,收取银钱,限期为约,或三月半载,或三年五载,其间夫婿往典主家服役,或充男宠,或为种嗣,民间美其名曰借阳补阴。

    此风始于江南富庶之地,渐次蔓延天下,尤以豪门贵胄为盛。

    且说那金陵城,有张姓妇,年方二十有八,夫有万贯家财,却苦无子嗣。族中叔伯屡欲夺其产,张妇无奈,遂花银百两,于牙婆处典得一精壮汉子,名曰李三,暗中将李三藏于后院厢房,半载后诞下一子,族中再无人敢言。此乃妇典夫以继香火之例。

    又有苏州府王员外,膝下有女,年十九,生得如花似玉,却身患心疾,医者言难嫁作人妇。王员外怜女,不忍其老死闺中,遂出银二百两,招一典夫入门。

    那典夫姓赵,原是落第秀才,生得眉清目秀,入得王家,名义上是书童,实则与王小姐行夫妻之实。三年后,王小姐竟诞下一子,虽病体难支,却终得尝人伦之乐。此乃病女典夫以全人道之例。

    更有扬州盐商陈大官人,娶妻刘氏,夫妻恩爱,却陈官人早年纵欲,年方三十便痿弱不起。刘氏虽贤,却愁无后,典得一武生,名曰周虎,充作护院。

    白日里周虎执刀立院,夜晚却宿于刘氏房中,半载后刘氏有孕,陈官人临终前见嫡子落地,含笑而逝。此乃典夫以续宗祧之例。

    看官,你道这典夫之事,是伤风败俗,还是情有可原古人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然豪门之中,金银满仓,却难填欲壑;寒门之下,衣食无着,竟卖夫求活。这世间事,原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闲话少叙,且说今日这桩典夫事,却道尽人间悲欢,写满妇人辛酸。

    且说应天府梅花巷,有一户人家,男主人姓宋名时,年方二十有五,生得面如冠玉,目若朗星,原是书香门第之后,可惜家道中落,父母双亡,只留得三间茅屋,半亩薄田。

    宋时自幼苦读,指望一朝科举,重振家门,怎奈时运不济,连考三届,皆名落孙山。家中生计,全靠娘子顾南星操持。

    顾南星年方二十有三,生得柳眉杏眼,体态婀娜,虽身着粗布衣衫,却难掩清丽之姿。自嫁与宋时,五年来,起早贪黑,织布纺纱,种菜卖花,样样皆能。

    膝下有一子,名曰宝儿,年方三岁,生得粉雕玉琢,甚是可爱。一家三口,虽清苦,却也恩爱和睦。

    这日清晨顾南星早早起身,生火煮粥,见宋时还在窗前苦读,便轻声道:官人,天已大亮,先用些粥食,再读不迟。

    宋时放下书卷,笑道:娘子辛苦,待我中了举人,定叫你和宝儿过上好日子。顾南星笑道:官人说哪里话,只要一家人在一起,便是好日子。说着,端来一碗稀粥,一碟咸菜,宋时接过,吃得香甜。

    饭后,顾南星挎上竹篮,欲去集市卖花。宝儿哭闹着要跟去,顾南星哄道:宝儿乖,在家陪爹爹,娘亲卖了花,给宝儿买糖人。

    宝儿这才止住哭声,扑到宋时怀里。顾南星出门前,又叮嘱宋时:晌午若下雨,记得收院子里的草药。宋时点头应下,继续读书。

    集市上顾南星的花卖得不错,一支支玉兰、茉莉,清香扑鼻,惹得妇人小姐纷纷驻足。临近晌午,顾南星卖完花,买了些面粉、豆油,又给宝儿买了个糖人,便匆匆回家。

    刚到巷口,便见自家茅屋上升起袅袅炊烟,心中疑惑:官人怎的生起火了莫不是宝儿饿了

    推门进屋,却见宋时正在灶台前忙碌,锅里煮着面条,宝儿坐在小板凳上,啃着饼子。宋时见顾南星回来,笑道:娘子回来了,今日我见时辰不早,便想着做些面条,不想笨手笨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典夫记.简介 >典夫记.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