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北宋元祐年间,
新旧党争末期,
社会动荡不安。
现代考古队发现千年墓葬群,双线叙事交织古今。
汴京郊外乱葬岗与现代化考古现场形成时空对照,地下窑洞结构的葬骨窑暗藏玄机。
通过北宋陶匠阿七的视角,揭示古代解决土葬占地难题的智慧。
现代科学解释与古代民俗传说在考古发现中碰撞,揭开循环利用土地的千年秘术。
考古队在施工地发现北宋墓葬群,特殊瓮棺排列引发学术争议。
年轻队员林夏发现隐藏的殉葬窑洞。
北宋陶匠阿七因战乱接手特殊丧葬瓷器制作,逐渐发现葬骨窑真相——
遗骨烧在肥沃土地,形成可循环葬区。
林夏在殉葬窑洞遭遇时空重叠,目睹阿七被献祭的最后一刻。
古法智慧暗藏血腥代价,现代科技揭开循环土地的秘密。
实验室检测证实骨瓷改良土壤,解释墓葬群集中之谜。
生死轮回在汴京郊外上演千年,每个瓷瓮都是土地重生的见证。
......
我的手指抚过青灰色陶瓮,冰凉的釉面下似乎还残留着某种震颤。
北宋元祐三年的月光穿过考古帐篷的缝隙。
与LED探照灯的光束诡异地重叠在瓮身上。
这不符合常理。
陈教授的声音在防毒面具后发闷,
墓群分布密度是同期墓葬的三十倍,但土层没有叠压痕迹。
他手中的洛阳铲正插在一具瓮棺旁,
铲头带出的泥土泛着奇异的磷光。
我蹲下身,战术手电的光圈里突然闪过一道人影。
那是个束着襻膊的年轻匠人,正在月光下往瓮口涂抹朱砂。
他腕间的青胎记让我心头猛跳。
和三天前出土的那具蜷缩在殉葬窑的尸骨一模一样。
阿七,这批明器要得急。
记忆中的声音突然在耳畔炸响。
我踉跄着扶住探照灯架。
汴河水的腥气混着骨灰的焦苦味扑面而来,
掌心下的铝合金支架不知何时变成了潮湿的窑砖。
熊熊窑火中,八百个素胎陶瓮正在阴干。
我数到第七个窑洞时,喉头突然发紧
那些瓮口朝天的姿势,分明和考古现场陈列的葬具如出一辙。
穿葛衣的监工往我手里塞了把雕刀:
今夜子时前刻完往生咒,相爷府要的。
指腹传来灼痛,我猛地缩手。
战术手电滚落在地,
照亮手腕内侧不知何时出现的朱砂符咒。
陈教授掀开我的防护服袖口,
倒抽冷气的声音在防空洞般的殉葬窑里激起回音:
这是...《云笈七签》记载的锁魂印
最后一个字音落地时,
头顶传来砖石崩裂的轰鸣。
八百个陶瓮同时发出蜂鸣,
我看到阿七在窑火中转身,
他手中的刻刀正插进自己心口。
鲜血顺着《往生咒》的笔划渗入陶土,
汴京郊外的薄雾里传来第一声鸡鸣。
实验室的检测报告在三个月后解密:
所有陶瓮内壁的釉料含有大量骨磷成分,
而墓葬区的土壤样本显示,
这种特制骨瓷正在缓慢释放某种有机质——就像千年前的匠人精心设计的肥料胶囊,
让同一片土地每隔甲子就能重生。
......
荧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