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1
第三个死者
凌晨三点的雨巷像条浸满墨汁的绸带,林深的皮鞋踩过积水时溅起细碎的光斑。警戒线内的年轻法医正对着尸体做初步检查,白大褂下摆沾满泥点:和前两起一样,颈侧有注射针孔,死亡时间在23点到凌晨1点之间。
他蹲下身时膝盖传来钝痛,是三个月前追捕手术刀凶手时摔断的韧带在抗议。死者右手紧攥的碎玻璃边缘划过掌心,他忽然想起母亲临终前也是这样抓着输液管,指缝里嵌着医院床单的棉絮——这种无关的联想总在案发现场侵袭他,像块永远拧不干的海绵,吸饱了鲜血与消毒水的气味。
这次的星芒图案...手电筒光束掠过青石板,第八道血痕比前两次更纤细,像被雨水冲淡的彗尾。林深在笔记本上画下六角星芒时,笔尖在8这个数字上停顿了三秒——八年前的平安夜,他正是在第八次化疗后决定报考警校,用消毒剂的气味掩盖病房的福尔马林味。
林队,总局的侧写师到了。小吴的声音带着不耐,像在提醒某种伤口上的盐。走廊尽头的身影穿着Burberry风衣,鞋跟敲地的节奏精准得像秒表——许晴,那个在手术刀案结案报告上签批侧写方向错误的女人,此刻正用戴着手套的手指抚摸星芒血痕,银镯与地面碰撞的轻响,和当年她推翻他推论时敲桌子的频率一模一样。
是铱元素的晶体结构。许晴抬头时,耳后纹身闪过一道蓝光。林深记得那串莫尔斯电码,三个月前他曾在凶手遗留的手术刀上发现相同刻痕,当时他坚持那代表正义,而许晴说是陷阱。此刻她的银镯在手电光下泛着冷光,镯面上的O字母让他后颈发紧,那是母亲临终前输过的某种实验药剂缩写,尽管病例上早已被划得模糊。
他翻开现场速写本,前两起的6道(碳)、7道(氮)光芒与元素周期表的原子序数重合,这个发现让他太阳穴突突直跳。上次案件失败后,他在办公室贴满元素周期表,用红笔圈住所有非金属元素,像在给过去的自己钉十字架。此刻指尖划过新标注的O,他忽然想起解剖课上老师说过,氧是恒星燃烧的产物,而人类血液里65%是氧——凶手正在用受害者的血,绘制属于自己的星系。
2
元素密码
凌晨五点的会议室灯光惨白,投影仪在许晴脸上投下晃动的星芒阴影。林深盯着三位受害者的资料:珠宝设计师、生物制药研究员、投行分析师,她们的共同点除了仁心诊所,还有银行流水里每月15号的匿名打款——和手术刀案受害者收到的封口费日期相同。
O循环,恒星将碳转化为氧的过程。许晴的激光笔划过化学公式,红色光点在氮元素上停留时,林深忽然想起母亲病房里的液氮罐,白雾缭绕中医生说这是最后的尝试。他摇摇头,强迫自己聚焦在地图上:三起案件现场连成冬季大三角,而猎户座腰带的第四点,正是母亲去世前住过的康复中心旧址。
下一个目标是猎户座大厦。他的声音比平时低了八度,指尖在陆小羽的照片上敲了敲——诊所负责人的女儿,名字里的羽让他想起手术刀案最后一名受害者,那个总在病房折千纸鹤的女孩,纸鹤翅膀上也有类似的星芒折痕。许晴递来的铱金粉报告上,检测日期恰好是他生日,这种刻意的巧合让他后颈的旧疤发烫,那是17岁在仁心诊所留下的,护士说是术后感染,但疤痕形状分明是个微型星芒。
深夜物证室,显微镜下的铱金粉像散落的碎钻。林深忽然想起母亲临终前交给他的银链,坠子也是这种金属,她说等你找到星星的答案,就明白了。手机震动,匿名视频里的防毒面具让他瞳孔收缩,那个角度的手术刀握法,和手术刀案现场照片里的痕迹完全一致,而背景的《月光奏鸣曲》第三乐章,正是他在仁心诊所昏迷时,走廊里反复播放的钢琴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