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钉,妆容精致,却再也听不到那句我们夏夏真好看。后来整理外婆遗物,发现一个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记着她每次回家爱吃的菜,最新一页停在夏夏说纽约的披萨不好吃,下次做梅菜扣肉饼,字迹歪歪扭扭,却如重锤般砸在她心上。笔记本里还夹着一张泛黄的报纸,剪报上是她大学时发表的一篇文章,边角被摩挲得发毛。
其实我这次回来,是想和你商量……林夏话还没说完,店门突然被撞开,三个穿着校服的女生像欢快的小鸟般涌了进来。
老板,三份炸酱面!为首的女生扎着高马尾,胸前的校徽在灯光下闪闪发亮,要加双倍辣酱!她转头看到林夏,眼睛顿时亮了起来,姐姐,你是本地人吗这条街有啥好玩的呀
林夏还没来得及回答,舅舅已经系上围裙,走进厨房:炸酱面要等十分钟。你们是来参加音乐节的吧
对啊!马尾女生兴奋地说道,听说城南仓库改成了超酷的livehouse,今晚有我最喜欢的乐队演出!她突然压低声音,凑近林夏,不过这条街也太冷清了,我们找了好久才发现这家面馆,差点以为走错地方了。说着,她举起手机对着墙面剥落的海报拍照,这种复古感绝了,发朋友圈肯定能收获一堆点赞。对了姐姐,你们墙上这个老相框里的照片好有感觉,这个穿旗袍的阿姨是你家人吗
林夏顺着她手指的方向望去,相框里是外婆二十岁时的照片,梳着两条乌黑的长辫,站在面馆前身的木门前,身后的招牌还写着余记馄饨铺。那是我外婆。林夏轻声说,这家店传到现在已经三代人了。
哇!那简直是宝藏老店啊!女生眼睛发亮,你们有没有考虑做些联名款周边比如把这个照片印在帆布包上,肯定超火!
女生不经意的建议让林夏心头一震。当晚打烊后,她翻出阁楼的旧物箱,在布满灰尘的纸箱底部,找到了外婆年轻时的手抄食谱。泛黄的宣纸上,蝇头小楷工整记录着骨汤需文火慢炖六个时辰辣椒油要放八角桂皮提香,边角还画着稚嫩的简笔画——是她五岁时给外婆画的画像,歪歪扭扭的小人头顶还戴着面条做的皇冠。
接下来的日子,忙碌而又充实,仿佛被按下了快进键。林夏联系了大学时学设计的同学,同学一听是改造余记面馆,二话不说就答应帮忙,还拉来了自己的团队。他们一起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在二手市场里淘宝,淘来老式搪瓷杯、铁皮玩具和复古海报。在一家旧书店,林夏偶然发现一本1980年代的《大众食谱》,扉页上的钢笔字与外婆食谱如出一辙,她当即买下,像是寻回了失散多年的亲人。
林夏还说服舅舅把二楼的杂物间清理出来,里面堆满了旧桌椅、破纸箱和一些老物件。清理时,他们发现了外婆的樟木箱,箱底压着几件蓝布围裙,针脚细密整齐,还有外婆年轻时的戏曲票根。在墙角的纸箱里,林夏翻出了自己初中时的作文本,其中一篇《我的外婆》被老师用红笔批注情真意切,她看着看着,不禁湿了眼眶。
施工队进驻那天,林夏蹲在满地灰尘里,看着工人拆除吊顶,突然发现横梁上贴着一张泛黄的字条,是她小时候用拼音写的我爱外婆,字迹歪歪扭扭,还沾着几滴油渍,应该是某次做饭时留下的。旁边还有外婆用毛笔写的批注:我们夏夏最乖,墨迹因年代久远晕染开来,却依旧清晰可辨。林夏轻轻抚摸着字条,泪水模糊了双眼,仿佛又看到了外婆那慈祥的笑容。
改造进行到第十天,意外突然降临。隔壁五金店老板带着几个壮汉气势汹汹地找上门来,说施工噪音影响了他的生意。舅舅满脸赔笑,递上香烟,却被一把推开。这条街迟早要拆,你们还瞎折腾什么开发商给的补偿款够你们花几辈子了!五金店老板从口袋里掏出一张传单,狠狠地扔在地上,看看,这是新规划的商业综合体,你们这点破房子,还想当钉子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