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处,有一个小小的补丁,补丁的针法和毛衣主体不同,显然是后来补上的。林夏想起小时候,自己不小心扯破了毛衣,奶奶心疼地将它补好。这个补丁,是奶奶对她的细心呵护。毛衣的袖口处,绣着一个小小的爱心,那是奶奶对她无声的爱。还有毛衣上的花纹,是林夏最喜欢的图案,奶奶一直记在心里。林夏的手轻轻抚摸着毛衣,泪水再次模糊了双眼。她感受到了奶奶深深的爱意和无尽的思念,这些心意,都藏在这一件件衣物里,那爱意如同温暖的阳光,照亮了她内心最黑暗的角落。
当林夏戴上奶奶的老花镜尝试织毛衣时,织针相碰的咔嗒声突然化作记忆的钥匙。五岁那个雪夜,奶奶边织毛衣边哼《茉莉花》,织针节奏与火炉里木炭爆裂声交织;十二岁生日,老人偷偷把抗风湿药换成维生素片,省下钱买的羊绒毛线在编织时发出春雨般的沙沙声;此刻线团滚过病房地砖的声响,与当年老式缝纫机的踏板声完美重叠。原来每一段毛线都录着爱的密码,只是需要用心跳的频率来解码。林夏沉浸在这熟悉的声音中,仿佛又回到了小时候,回到了奶奶温暖的怀抱里。
3.抉择中的情感拉扯
林夏坐在办公室里,桌上放着升职的文件,而手机里是奶奶在医院的照片。她的内心陷入了深深的挣扎。升职的机会来之不易,这是她多年努力的结果,一旦错过,可能就再也没有这样的机会了。可奶奶现在病得很重,需要她的照顾。工作的压力像一座大山,压得她喘不过气来,而奶奶的身影又不断在她脑海中浮现。她想起小时候奶奶对她的疼爱,想起奶奶为她织毛衣的夜晚。她觉得自己不能在奶奶最需要她的时候离开。但现实又让她犹豫,放弃升职,意味着经济上的压力会更大。她的手在文件上徘徊,心中满是痛苦和无奈,不知道该如何抉择,那痛苦如同乱麻,缠绕着她的内心。
(四)暗潮针鸣的危机
1.路途中的艰难抉择
林夏最终还是决定放下工作去医院照顾奶奶。她匆匆收拾好东西,踏上了去医院的路。雨依旧在下,街道上积水成洼,车辆行驶而过,溅起高高的水花。林夏在雨中艰难地走着,每一步都仿佛踩在自己的心上。一辆辆出租车从她身边疾驰而过,却没有一辆停下。林夏心急如焚,她不断地抬手拦车,雨水顺着手臂滑落。这时,手机突然响起,是公司同事打来的,催促她赶紧回去处理紧急事务。林夏的内心一阵纠结,工作的压力再次向她袭来。
回忆也在此时不断涌现,小时候奶奶背着她在雨中奔跑的画面浮现在眼前。她的脚步慢了下来,不知道是该继续前往医院,还是返回公司。每一个念头都像一把重锤,敲打着她的内心。暴雨中的第七辆出租车终于停下时,司机摇下车窗骂了句方言脏话。林夏湿透的刘海粘在眼前,却看清了操纵杆旁的手工烟灰缸——用啤酒瓶盖和铜丝绕成的莲花造型,与奶奶做的那个如出一辙。原来老人去年瞒着她考了网约车证,这个烟灰缸是她用输液管编了送给司机师傅的。老太太说攒够钱就带孙女去海南看真沙滩,你们白领都爱那个。司机的话让林夏喉咙发紧。挡风玻璃上的雨刷疯狂摆动,像奶奶临终监护仪上挣扎的心电图。林夏咬了咬牙,坚定了去医院的决心,继续在雨中艰难前行,那坚定如同黑暗中的明灯,照亮了她前行的道路。
2.樟木箱里的深情秘密
林夏在奶奶的病房里,偶然发现了一个陈旧的樟木箱。她轻轻打开,一股淡淡的木香扑面而来。箱子里整整齐齐地叠放着许多手工织的衣物,有婴儿的小毛衣、小帽子,还有林夏小时候穿过的各种衣服。在箱子的最底层,林夏发现了一本日记。日记的纸张已经泛黄,字迹有些模糊,但她还是能辨认出上面的内容。原来,奶奶从林夏出生起,就开始为她织衣物,每一件都记录着林夏成长的点点滴滴。奶奶在日记中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