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地址,我一边走一边向路人打听,顺着他们指的方向,终于在黄昏时分,找到他宿舍所在的那个院子。
我揣着那张写着模糊地址的纸条,一路问过来,问了好几个路人,才确定他工作的粮站就在眼前这片望不到边的厂区里。
那院门敞开着,没有锁,我推开,走了进去。
门边的小屋子里,一个戴红袖章的大妈正低头织毛衣,她抬头扫了我一眼,眼神带着惯有的审视和冷漠。
我抬头跟她打招呼:大姐,我找人。
她没理我,又低下头继续织她的毛衣。
我顺着灰砖铺成的小路往里走。
两边是一排排的工棚、库房,空气里飘着柴油味。
这里是另一个世界,与我熟悉的农村完全不同。
前头几步远的办公楼外墙上,贴着一块鲜红的纸,边缘被风吹得翘起来,显得歪歪扭扭的。
我脚步不由自主地朝着它走过去。
上面是粮站今年评选出的优秀家庭名单和照片。
我的目光在那堆黑白照片中迅速搜寻,一眼就看见了他。
他站在照片的正中间,穿着笔挺的中山装,系了腰带,背挺得笔直,脸上带着一丝公式化的微笑,是我印象中那个斯斯文文的读书人模样,又有些陌生。
他旁边紧挨着站着一个女人,头发盘得利落,穿着翻领毛衣,脸上也带着笑。
她的手,自然而然地搭在一个五六岁小孩的肩膀上。
那个小孩剪着板寸,看着镜头,露着缺了一颗门牙的笑。他们三个人站在一起,紧密,和谐,像一个真正的家。
我的眼睛死死地盯着那张照片,心脏狂跳,耳朵里一片嗡鸣。
我拉住一个经过的人,焦急地问:同志,那上面写的什么
哦,你不识字啊。
写的:优秀家庭户:徐建平与妻子沈兰。
照片上他们紧挨着,笑得那么自然,像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家庭。
我不知道自己在办公楼前站了多久,腿像不是自己的一样,挪不动半分。
厂区里下班的工人说笑着走过,没人注意到我这个站在角落里,脸白得像纸片一样的女人。
夕阳最后一丝余晖褪去,
我在办公楼旁边的树下瘫坐下来。
千里迢迢,我扔下孩子,带着全部的积蓄和所有的指望,来到这里。
就为了看这个
看他在这里,和另一个女人,过着优秀的生活
5
夜色深了,厂区里安静下来,只剩下远处传来的机器轰鸣声。
我蜷缩在树下,又冷又饿,眼睛一错不错地盯着办公楼的大门。
我不知道他什么时候下班,也不知道他会不会从这里出来。但我必须等。
不知过了多久,大楼里稀稀拉拉走出几个人。
我的心猛地提了起来。最后一个走出来的身影,戴着眼镜,穿着中山装,背挺得笔直.
他朝院子门口走来,大概没料到会在这个时候、这个地方看到我。
夜色里,他的脚步顿了一下。
我站在阴影里,没有立刻出声。直到他走近,离我不到五米远,我才喊了一声:
建平。
他的身子僵住了,转过头,眼睛在昏暗的光线下看着我。
先是疑惑,接着是惊讶,然后,我清楚地看到了他眼神中闪过一丝慌乱,但很快就被疏离取代。
他皱起了眉,看着我这个不期而至的麻烦。
你……你怎么在这里他的声音压得很低,带着质问和不悦。
他警惕地看了看四周,见没人注意,朝我招招手,示意我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