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我心中一沉。鲁肃索要荆州来了。
果然,鲁肃入城后,开门见山:
关将军,赤壁之战,我东吴出力甚多。如今曹操已退,荆州理应归还东吴,以全孙刘联盟之谊。
关羽勃然大怒:荆州乃大汉疆土,何来‘归还’一说!
鲁肃不卑不亢:当日刘皇叔无处容身,我主暂借荆州栖身。如今皇叔已得益州,岂能久占不还
两人针锋相对,气氛剑拔弩张。
我在一旁沉默不语,心中却翻江倒海。
历史走向告诉我:孙刘联盟即将破裂,荆州将成为导火索。
而我,一个知晓未来的穿越者,又该如何自处
第五章:益州之路
建安十六年冬,刘备决定西取益州。
江陵城外,大军整装待发。我站在文官队列中,望着远处飘扬的旌旗,心中五味杂陈。荆州虽已安定,但孙权虎视眈眈,曹操北面称雄,刘备必须另谋出路——而益州,正是诸葛亮在《隆中对》中规划的关键一步。
先生在想什么法正不知何时站在了我身旁。他面容清瘦,眼中却闪烁着锐利的光芒,像一把出鞘的短刀。
在想益州的山路有多难走。我勉强笑了笑。
法正眯起眼睛:听说先生精通地理,可有捷径可荐
他在试探我。
我心中一紧。作为穿越者,我确实知道几条入蜀的险道,甚至清楚哪些关隘守备薄弱。但直接说出来,会不会显得太过未卜先知
略知一二。我谨慎地回答,若从秭归沿江而上,可避开正面关隘。
法正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笑道:先生高见,与孝直不谋而合。
入蜀的路比想象中更艰难。
悬崖上的栈道仅容一人通过,脚下是万丈深渊。冷雨顺着山岩滴落,打湿了单薄的衣甲。我的靴子早已磨破,脚底满是血泡,每走一步都钻心地疼。
坚持住。赵云递来一根竹杖,前面就是涪城。
我拄着竹杖,望着远处云雾缭绕的山城。涪城,历史上刘备与刘璋初次会面的地方。
当夜军议,庞统提出了那个著名的上中下三策。
上策:选精兵昼夜兼程,直取成都;中策:诈称回荆州,诱杀白水关守将;下策:退还白帝,徐图后计。他的声音铿锵有力,手指在地图上划出凌厉的轨迹。
刘备沉吟不语,目光转向我:陈先生以为如何
帐内所有人的视线都集中过来。庞统的眼神尤其锐利,像要看穿我的心思。
我喉咙发干。历史上庞统选择了中策,结果在落凤坡中伏身亡。
中策虽速,但风险太大。我斟酌着词句,白水关守将杨怀、高沛乃刘璋心腹,恐不易诱杀。
庞统冷笑:兵贵神速,岂能畏首畏尾
诸葛亮轻摇羽扇,忽然开口:士元不妨听听陈先生的高见。
我深吸一口气,指向地图上一处山谷:若非要行中策,至少避开落凤坡。此地两山夹道,最易设伏。
庞统盯着我指的位置,眉头紧锁:先生如何知晓此地险要
我......冷汗顺着后背滑下,早年游历时曾路过。
帐内陷入诡异的沉默。最终刘备拍板:就依士元中策,但绕开落凤坡。
三日后,庞统还是死了。
他没有听从建议,执意走落凤坡。当传令兵跌跌撞撞冲进大帐,满身是血地喊出庞军师中箭身亡时,我手中的竹简啪嗒一声掉在地上。
怎么会......刘备脸色惨白,明明警告过他......
诸葛亮闭目长叹,羽扇停在半空。法正的目光像刀子一样扎在我身上,仿佛在质问:你早知道会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