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我踉跄着冲出大帐,在无人的角落干呕起来。我试图改变历史,却失败了。庞统的尸体被抬回来时,那支箭还插在胸口,鲜血染红了他的凤纹战袍。

    先生似乎早有预感法正幽灵般出现在身后。

    我抹了把脸,哑声道:只是......觉得太冒险了。

    冒险法正冷笑,这乱世哪一步不是赌命他凑近我耳边,声音压得极低:你到底知道多少我们不知道的事

    庞统的死刺激了刘备。

    复仇的怒火让大军势如破竹。梓潼、绵竹相继陷落,最终成都被围。刘璋出城投降那日,我站在入城的队伍里,看着这座千年古都的城墙在夕阳下泛着血色。

    庆功宴上,刘备封我为典农校尉,负责屯田事宜。

    先生屡献奇策,当得此职。刘备举杯相敬。

    我机械地谢恩,却尝不出酒的味道。过去一年里,我见过太多死亡:被滚石砸碎的士兵、城墙上悬挂的降卒尸体、易子而食的流民......

    宴席散去时,诸葛亮拦住了我。

    陈校尉近日心神不宁。他递来一盏茶,可是厌倦了杀戮

    茶汤映出我憔悴的面容。我忽然想起现代世界的高楼大厦、车水马龙,想起那个和平年代里最严重的伤害不过是同事间的勾心斗角。

    我只是......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茶杯,不知道自己做的一切究竟对不对。

    诸葛亮望向远处灯火通明的成都:亮初见主公时,曾言天下大势,分久必合。他转头凝视我,但究竟由谁来合,怎么合,或许连天命都未必说得清。

    夜风吹动他的衣袍,那一刻我忽然意识到——他可能早就猜到我来自何方。

    第六章:汉中鏖战

    建安二十三年春,曹操亲率大军十万,自长安南下,剑指汉中。

    战报传至成都时,我正在府中研习《孙子兵法》。竹简上的墨迹未干,赵云已疾步闯入:先生,主公急召!

    议事厅内,刘备眉头紧锁,案前地图上标注着曹军进军路线——阳平关、米仓道、褒斜道,三条要道皆被曹军封锁。诸葛亮轻摇羽扇,目光却落在我身上:陈先生可有良策

    游击战。

    这个现代军事术语在我脑海中闪过。东汉末年的战争讲究阵战对决,但面对曹操的绝对兵力优势,必须另辟蹊径。

    主公,我拱手道,曹军势大,不宜正面交锋。可遣轻骑袭扰粮道,焚其辎重,疲其士气。

    厅内一片哗然。张飞拍案而起:堂堂之师,岂能行盗匪之事

    翼德!刘备抬手制止,转向我,先生细说。

    我取笔在地图上勾画:曹军自关中运粮,必经米仓道。此处山高林密,只需三百精兵,昼伏夜出,十日可断其粮三次。

    诸葛亮羽扇一顿,眼中精光乍现:此计大善。

    米仓道的密林中,我趴在潮湿的苔藓上,看着远处蜿蜒的曹军粮队。身旁的魏延低声道:先生真乃神算,曹军果然三日一运粮。

    放箭!

    随着魏延一声令下,火箭如流星般坠入粮车。曹军大乱时,我们已遁入山林。如此反复半月,曹军前线粮价暴涨至米一斛万钱,士气日渐低迷。

    然而,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

    建安二十四年正月,刘备亲临定军山。

    营帐内,老将黄忠抚着白须叹息:夏侯渊据险而守,强攻必损兵折将。

    我盯着沙盘上定军山的模型——北坡陡峭,南坡平缓,夏侯渊的大营正卡在山脊要冲。忽然想起《三国志》中那段记载:黄忠居高临下突袭,斩夏侯渊于阵前。

    黄老将军,我指向沙盘南侧,若连夜迁营至此高地,黎明时分俯冲而下......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穿越三国!我的记忆值几个亿?简介 >穿越三国!我的记忆值几个亿?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