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枝头的花苞像极了我们没说出口的和解。如果当年能早一点低下头,或许青春里那些遗憾,都会被春风吹成更柔软的形状吧。

    中考后陈某某发消息让我报二中说他也会去二中的,那时我只当他是普通同学,压根不在意他去哪。谁料班主任就不是个好人,非说我分数够不上一二中,非让我填学费高昂的私立高中。年轻气盛的我赌气把三个志愿全填了二中,心里憋着股劲:要是连二中都考不上,这高中我就不念了!如今回想,肠子都悔青了——当初咋就没把一中填在第一志愿呢

    开学前傻大个在南京游玩,发消息问我要不要吃南京板鸭说给我带一只回来,我存心刁难他:板鸭不要,给我背只玩偶熊回来。本是句玩笑话,没想到开学那天,他真抱着个一人高的大熊在宿舍路口给我。那个熊真的很大很大,放在宿舍的单人床上感觉我的床都变得有点拥挤。新室友瞅着熊直起哄:这是男朋友送的吧我慌忙摆手:不是,初中同学而已!

    他对我确实非常好,高中同学都怀疑他喜欢我。不过不用怀疑——他不喜欢我,我也不喜欢他,我们只是很普通的异性好友。他有他喜欢的人,而我也有我喜欢的人。我们都知道彼此喜欢的人,而且大家还都是初中同学。这份默契倒像是青春里的特殊联结了。

    他的感情史纯粹至极,学生时代心尖上只盛着叶子一个女生。即便后来分开,手机屏保密码却始终固执地锁着叶子的生日,像把年少的心动封存在数字里。

    他对何姓似乎有着某种隐秘的情结——前任女友姓何,如今的妻子也姓何。两段感情,一段在何字里萌芽,一段在何字里圆满,倒像是命运写好的对仗句,始与终都落了同一个姓氏的墨点。挺好的。

    只是有时我会忍不住调侃,他哪是想当我朋友,分明是想当我爹——总是用管教的口吻和我说话,这种相处模式让我不太喜欢。可他早已习惯如此,似乎也难改变。

    在二中的日子,他对我确实没话说。可以说比男朋友对我都好。虽说同年级二十多个班,他在五楼我在三楼,连课间偶遇都得掐着点,但每逢周末留校,他总会到三楼喊我带我出去吃饭。学校食堂刚开学没多久就倒闭,校门口瞬间挤满了小饭店和推车摊,三块钱一份的米饭拌土豆丝成了标配。他常带着我挤在塑料桌椅间,食一碗雪菜肉丝面。在学校的日子里,和他一起吃饭的次数最多。或许是因为我在校的时光本就短暂……

    他总爱跟我炫耀自己做饭有多好吃,说实话我压根不信。有次他问我最喜欢吃什么菜,我随口答了句红烧鱼。没想到休息日那天,他真从家里打包来一条红烧鱼——保温饭盒往学校凉亭的石桌上一放,就挑眉炫耀:尝尝哥的手艺。我捧着饭盒吃得干干净净,他却在旁边笑:你这胃口跟猪似的,一整条鱼都吃完了!说真的,味道挺不错,就是稍微有点咸。本以为我吃完他会开心,毕竟厨艺得到了认可,没想到他竟然说我是猪!

    五一放假时他邀请我去他家吃樱桃。他家门口两棵樱桃树正值成熟,碰巧另一个住得近的同学也一起去摘果。中午他用燃气灶烧高压锅炖了梨子排骨——咕嘟冒泡的锅具看着怪吓人,没想到炖出来的汤鲜美得让人难忘。梨香混着排骨的醇厚,那是我唯一一次吃到这道菜,后来再没在别处遇见过,冷门却成了记忆里独特的味道。相信他以后的厨艺也会越来越好,用明火的高压锅是真的挺吓人的。

    一些无关紧要的节日里,他总会变戏法似的递来糖果礼盒。我却从未想过回赠,生怕一份礼物会在流言里长出多余的枝桠。就像他抱着礼盒站在教室门口时,总有人笑着追问我们的关系,而我只能一遍遍地解释:好朋友,初中同学。

    高一读完我就辍学了,唯一庆幸的是,曾有个毒舌却暖心的朋友,陪我撑过那段兵荒马乱的日子。

    要说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我们提前散场简介 >我们提前散场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