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曾这般守着早已冷却的期待。

    陆沉舟的钢笔忽地停住,墨水在纸上洇开,像一滴化开的夜色:那姑娘为何不回头

    林知夏指尖一颤,公道杯骤然倾斜。茶汤溅出,在稿纸上绽开琥珀色的花。两人同时伸手——

    指尖相触的刹那,窗外的雨声陡然转急。

    知夏!陈阿嬷的喊声穿透雨幕。绣着并蒂莲的门帘被掀开,老人举着油纸伞跨进来,鬓角沾着雨丝:周子谦那小子送照片来了!

    木质相框带着雨水的凉意。照片里,陆沉舟低头书写的侧影与林知夏添茶的动作,在氤氲的水汽中构成奇妙的呼应。她的影子斜斜落在他稿纸上,仿佛要将墨迹染成江南的烟霞。陈阿嬷用绣帕点着陆沉舟的衣角:年轻人总闷在屋里可不成,明儿带知夏去寻寻镇东的雨巷,听说那儿的青苔会写诗!

    陆沉舟的耳尖泛起薄红。他低头将松烟茶一饮而尽,却被烫得轻咳。林知夏转身收拾茶具,听见身后传来小心翼翼的翻书声。再回头时,瞥见笔记本上新添的字迹:松烟茶的清冽里,恍若藏着你的影子。窗外的雨仍在下,将这句话洇成湿润的痕迹,像某个未说出口的心事。

    第三章:伞下迷途

    晨雾还在黛瓦间缠绵,陈阿嬷就攥着两把油纸伞推开了茶室木门。伞面是靛青底子,手绘的白玉兰沾着晨露般鲜活。她不由分说将伞柄塞进两人手里:镇东头的雨巷正美着,年轻人该去走走。不等林知夏推辞,老人已摇着蒲扇走远,银簪在晨光里晃出细碎的星子。

    细雨初落时,两把油纸伞在巷口绽开。陆沉舟指尖抚过斑驳的粉墙,剥落的墙皮像褪色的信笺:这巷子原名望春,宋代有位故娘在此等了三年,等赴京赶考的恋人...话音未落,林知夏脚下一滑——青苔裹着雨水,竟比抹了油的茶盏还溜。

    陆沉舟伸手去扶时,皂角香混着雨气扑面而来。两人跌坐在石阶上,诗集啪嗒掉进积水,泛黄的纸页在水中舒展如白蝶。当心!他慌忙去捞,下颌的水珠滴在林知夏手背,凉得惊心。

    林知夏望着他发红的眼眶,忽然明白那本书为何总被他紧抱。陆沉舟用衣袖擦拭书页,喉结滚动:母亲临终前说,书里藏着她没讲完的故事。风掀起衬衫下摆,林知夏瞥见袖口细密的针脚——补丁的纹路蜿蜒如诗句,不知是谁绣进的温柔。

    巷子尽头传来快门轻响。周子谦立在雨雾里,镜头凝着水珠。他望着石阶上几乎相贴的身影,手指悬在快门键上许久,最终轻轻合上了镜头盖。照片边角的雨水正缓缓晕染,将两人的轮廓融成朦胧的墨团。

    起来吧,石阶凉。陆沉舟伸手拉她,掌心的温度透过湿透的衣袖传来。林知夏借力起身时,油纸伞骨突然咔地折断,伞面歪斜着罩住两人。细雨趁机钻进来,在发梢凝成碎银。

    这伞...林知夏话音未落,陆沉舟已脱下衬衫罩在她肩上。浅灰布料带着体温和松烟茶香。他指向巷子转角:听说那户天井能接最干净的雨水。说着将她往伞下拢了拢,脚步轻得像怕惊醒石板下沉睡的旧时光。

    data-faype=pay_tag>

    陈阿嬷倚在绣坊窗边,看着两把歪斜的伞渐行渐远。她摸出围裙里的半块桂花糕咬了一口,甜味混着雨气在舌尖化开。檐角铜铃叮咚,把某个关于等待的故事,摇成了江南湿漉漉的黄昏。

    第四章:暗涌

    蝉鸣在子夜沉寂,林知夏将最后一盏茶盏倒扣在竹沥架上。月光穿过雕花竹窗,在青砖地面投下支离的银斑,忽明忽暗地掠过她腕间的素银镯子——那是离开深宅时,唯一带走的物件。

    木门被推开的声响惊得她手一颤,青瓷茶匙当啷滑落。周子谦立在门槛处,黑色雨衣往下淌水,像座被雨水浸透的墨色石碑。他甩下相机包,照片哗啦散落在茶案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雨巷笺语》简介 >《雨巷笺语》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