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们擦肩而过,她还是那么和颜悦色,但那种皮笑肉不笑的表情有点渗人。
三天后的跨部门会议上,她的真面目终于显露无遗。
关于这个月的转化率问题,我想大家应该都很关心。蔡珍翻开文件夹,语气平和得像在谈论今天的天气,我整理了一些数据,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
她把准备好的PPT投到大屏幕上,上面是我们部门的推广数据,被她精心修饰过。
看这里,引流数据确实很漂亮,但如果我们仔细分析这些数据的来源和质量,就会发现很多问题。
她看都不看我一眼,却把矛头明确指向我负责的工作。
这部分流量来源很可疑,我咨询过同行,他们认为这种数据有水分的可能性很大。
会议室内鸦雀无声。
我正要反驳,她已经滑向下一页。
当然,我并不是在质疑谁的工作能力,只是希望我们能更严谨一些。
她这番话说得冠冕堂皇,实则是当着所有部门负责人的面给我扣了顶数据造假的帽子。
散会后,市场部的张总走过来拍拍我肩膀:年轻人,做事要实在点。
不到一周,公司里就流传起了关于我的各种传言。
4
听说顾朗特别难相处,蔡姐提了一点建议都接受不了。
推广部那个小主管太自以为是了,以为自己是主管就可以指手画脚。
甚至有人说我曾在客户面前出言不逊,差点丢失大单。
这完全是无稽之谈,我从未直接接触过客户。
更可怕的是,我需要运营部配合的工作开始频频受阻。
抱歉顾主管,我们人手不够,你要的素材得等两天。
系统升级,数据暂时调不出来。
领导临时安排了其他任务,你的需求要往后排。
各种借口层出不穷,我的推广计划被迫一拖再拖。
没有及时更新的素材,没有精准的数据支持,推广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数据下滑,又变成了质疑我能力的新证据。
公司走廊上,我开始感受到异样的目光。
曾经热情打招呼的同事变得冷淡,午餐时我的周围总是空出一片区域。
连我部门的部分下属也开始对我的指令阳奉阴违。
压力像一块巨石压在我胸口。
我开始怀疑自己的判断,甚至怀疑自己的存在价值。
忍无可忍之下,我决定向上反映。
我花了一整晚整理证据,包括蔡姐故意歪曲的数据、无端延迟的工作请求记录,甚至找来了几位信任的同事作证。
我的直属上司张成新听完只是叹了口气:顾朗啊,我很理解你。但是这事儿可不是这么干的。蔡姐是公司的老人,工作中谁都会出问题。公司是个大家庭,有什么矛盾大家坐下来好好沟通嘛。蔡姐在公司多年,贡献很大,你要多体谅。
从领导办公室出来,我浑身发冷。
我终于明白,在这家公司,能力和付出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谁的背景够硬,谁会钻营,谁善于编织关系网。
那一刻,公司在我眼中彻底变了样。
5
一年一度的双十一要来了,这是一年中重要的大促活动。
我为此足足准备了3周,我们团队加了无数个班,改了二十多版方案,投入了比往年多一倍的资源。
流量数据确实漂亮,我们甚至打破了公司历年引流记录。
但最终促销业绩依然惨淡。
熟悉的问题再次出现——流量转化率低得可怜。
复盘会议上,所有部门负责人齐聚一堂,气氛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