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来的几天,小灰的状态有所好转。它开始吃一点食物,偶尔还会试着站起来,虽然步伐踉跄。我看着它,心底涌起一股莫名的喜悦。或许,生命就是这样,在最绝望的时刻,总会有一线光亮。我开始在笔记本上记录小灰的点滴,写下它的眼神、它的呼吸,甚至它的呼噜声。这些文字,像是对生命的某种确认。

    社区里,关于流浪猫的争议渐渐升温。有人抱怨猫偷吃食物,有人担心卫生问题。一次楼下聚会,老张带头提议驱赶流浪猫,理由是影响环境。他站在石桌旁,挥着手,声音洪亮:这些猫到处跑,脏兮兮的,谁受得了我推着轮椅过去,平静地说:它们和我们一样,只是想活下去。人群沉默片刻,小丽站出来支持我,说:如果我们连只猫都容不下,还谈什么善良老李也在一旁附和,他说自己年轻时养过一只黑猫,叫煤球,后来跑丢了,至今想起来还难过。他回忆着,眼神柔和,像是回到了从前。

    我的思绪再次飘向多年前的古园,那里也曾有过类似的争执。园丁们嫌流浪猫弄脏了花坛,商议着驱赶,甚至有人提起了毒饵。我那时还年轻,腿脚轻快,站在人群中据理力争,嗓子喊得沙哑。最终,园子里建了几块木板,供猫儿栖身。那段记忆如光影般在我脑海中闪烁,像是时间现象学里所说的,过去与现在交织成一幅未完的蒙太奇。可如今,我的身体被轮椅桎梏,连下楼的台阶都成了天堑,我还能为小灰做些什么佛教说诸行无常,生命如露,可这微弱的呼吸却如此具体,具体到让我无法假装视而不见。

    夕阳斜照,石桌旁的聚会人群渐渐散去,余晖在地面拉出长长的影子,像古园中老树的枝桠,交错成一幅苍凉的画卷。老张的话仍在我耳边回响,洪亮而刺耳,像是秋风卷起落叶时的尖锐擦响。他的手势挥得那样用力,仿佛要将这社区里每一只流浪猫的影子都扫出边界。人群中,有人点头,有人皱眉,还有人低头沉默,目光游移在石桌上那几只空了的茶杯间。我推着轮椅,车轮碾过碎石,发出低沉的吱吱声,像是在这喧嚣的争执中插入一句无人倾听的低语。我开口时,声音平静得近乎幽静,可心底却翻涌着一股沉郁的波澜——这些猫,它们的爪印轻浅如风,却为何成了众人眼中的刺

    窗外的夜色已完全笼罩,远处的街灯孤单地亮着,像一盏隐秘的指引。我低头看向小灰,它微微动了动,似乎在梦中寻找一丝温暖。我拿起一块干净的纱布,小心翼翼地擦拭它的伤口,动作缓慢而笨拙。或许,改变的确从点滴开始——不只是喂食点的建立,还有我对这微弱生命的执着守护。冲突散去,喧嚣归于寂静,可心底的对话却从未停歇:救它,是否也是在救我自己这个念头如分号后的沉思,在夜色中停顿,久久未散。

    然而,平静并未持续太久。第五天夜里,一场暴雨突袭,窗外雷声轰鸣,雨点敲打着玻璃,像是要冲破这脆弱的庇护所。小灰的状况急转直下。伤口周围红肿,像是感染了。它不再吃东西,呼吸急促,身体微微颤抖。我彻夜未眠,守在它身旁,手里攥着毛毯,像攥着自己的命。窗外的夜色浓得化不开,雷声远去,只剩雨声淅沥,像在诉说无常。我突然感到恐惧,不是怕它死去,而是怕自己再次面对无能为力的绝望。我问自己:如果它走了,我还能坚持多久死亡是什么是终点,还是另一种开始我想起加缪的《西西弗神话》,他说:一个人应该想象西西弗是幸福的。西西弗被罚推石头上山,石头又滚下,如此往复。或许生命就是这样,充满了无意义的重复,但正是在这重复中,我们找到了存在的意义。

    我开始和它说话,讲我的童年,讲地坛公园的落叶,讲那些未完成的稿子。它静静地听,偶尔抬起头,琥珀色的眼睛像是能看透我的灵魂。那眼神,疲惫却坚韧,像是在说:我还在,我还想活。我想起佛教的无常观,世间万物皆如流水,转瞬即逝。可正因如此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我与猫:生与死的疗愈简介 >我与猫:生与死的疗愈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