阁老夫人
去世之后,宋家已无人在朝中为官,母亲作为宋家遗孀经营宋家买卖,符合朝廷法度。
不过她一个女子要重振宋家家业着实不易,尤其重新开启祖父之前放弃的生意,无异于虎口夺食。
可能她也是看透了这点,趁着外祖母还在,伯府还能给她支撑,毫不拖泥带水地做了这个决定。
如此,归宁经常往返于母亲居住的倚梅园和外祖母家。
母亲忙于打理宋家,而归宁也到了上学的年纪,故大部分时间归宁还是留在外祖母身边受教,和萧元绰一起读书。
直到她嫁人后,还会时不时过来探望母亲。
萧元绰在外四年,从来没想过她一个刚过门的小妇人,里外操持照看这么一大家子人,有多么不易。
前世她一腔热忱、几近狂热地盼望萧元绰归来,恨不得隔上日就要去一封家书问候。
而他的回信寥寥,即便偶有一两封,给她的回复也是前言不搭后语,似乎她送去的很多信,他从未拆开细细看过。
这些年若不是有母亲出谋划策,她如此年轻,如何能将伯府打理的这般妥帖?母亲是外祖母教养出来的姑娘,又在生意场上拼杀多年,她的见识远胜归宁。
前世母亲走得急,但宋家的一切都安排的极为妥当,让归宁一个足不出户的内宅妇人,到死都能将宋家的一切牢牢把握在手里,这才给了归宁临终设局的机会。
母亲酷爱读诗作画,闲暇时,会将自己游览过的盛景绘成丹青,送给归宁。
父亲走后,母亲开始守节,不愿意再去凑那些无所谓的热闹,让人看自己笑话。
这几日去温泉山庄小住,也是不想参加伯爵府的宴请。
寻常家宴倒也罢了,那日会有太多官宦人家的女眷,母亲丧夫多年,一直寡居,身份又特殊。
既是伯爵府曾经的姑娘,又是伯爵府的岳母,难免惹人闲话,索性能躲就躲了。
怪就怪这闲话听起来还真是有些逆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