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是淮南子弟,善使长枪大弩,短刀近战并非所长……

    因为拓跋嗣要攻青兖,必渡济水、越淮水,淮阴是淮河下游最宽浅的渡口。陈朔直视对方,目光灼灼,王兄可记得,去年在长安,鲜卑骑兵如何冲锋他们前排轻骑探路,后排重骑跟进,若遇硬阵便迂回包抄。但淮阴渡口南岸有缓坡,坡后便是芦苇荡,咱们若以拒马封正面,壕沟阻冲锋,再以三段射压制,待敌骑落马,死士出其不意砍马腿——马无腿则骑难立,骑坠地则刀易斩。

    他忽然起身,扯过案上的竹简,用炭笔匆匆画出阵型:第一排弓箭手居坡顶,分三列,每列间隔十步,第一列射三百步,第二列射两百步,第三列专等漏网之敌;拒马阵前五十步挖壕沟,深三尺,宽五尺,内埋尖桩,覆以茅草;芦苇荡中伏死士,待敌骑受阻,便从两侧杀出,专击马腿与骑士下盘。

    王猛盯着竹简上的图,呼吸渐渐急促:这……这比刘司空的却月阵更灵动!却月阵借黄河为弧,咱们借淮河为背,拒马、壕沟、箭阵层层递进,末了还有死士突袭——妙啊!可这些法子,你何时想通的

    陈朔低头,避开对方探寻的目光:昏迷时梦见神人授艺。他随口敷衍,忽然瞥见案角铜盆里的清水,映出自己陌生的面容:剑眉星目,左颊有浅淡的刀疤,唇线紧抿时带着杀伐之气。这具二十岁的躯体里,此刻住着两个灵魂:一个是征战五年的北府军司马,一个是熟知千年后历史的现代人。

    帐外传来更鼓,已是四更天。陈朔忽然按住王猛的肩膀:王兄,北府军寒门将领,若想升迁,唯有拿敌首换爵。刘司空已去,门阀子弟必然轻视咱们这些泥腿子。明日开拔后,你我需在淮阴立威——不仅要守住渡口,还要让北魏人知道,北府军的后军,不是软柿子。

    王猛重重点头,忽然从腰间解下一个牛皮囊:这是你昏迷时,我从你贴身衣袋里发现的。陈朔接过,见囊内是半片残破的竹简,上面刻着却月阵图,却被人用炭笔涂改成密密麻麻的批注,马镫弱点三段射法等字迹清晰可见——显然是原主重伤前的推演。

    他心中一动,原主虽昏迷,潜意识里竟也在琢磨破敌之策。或许,这具身体与他的灵魂,本就该在这乱世相遇,改写元嘉草草的遗憾。

    去传令吧。他将竹简收入囊中,让弟兄们多准备火把,今夜砍伐柳树,天明前必须做出五百架拒马。另外,他顿了顿,让军医熬些姜汤,给值夜的弟兄驱寒——寒夜坠星,正是咱们北府军崛起之时。

    王猛离去后,陈朔独自坐在帐中,指尖抚过地图上的建康。刘裕已死,这个终结东晋门阀政治、开启寒人掌机要的雄主,终究没能等到北伐成功。而现在,历史的车轮在他掌心拐了个弯:北魏拓跋嗣的南侵,不再是长驱直入,而是要撞上他精心布置的铁壁。

    帐外,冻雨渐歇,星河从云隙间透出微光。陈朔摸了摸额角的纱布,那里还渗着血渍。他知道,前方是尸山血海,是胡汉对峙的百年乱局,但他更知道,当现代战术撞上古代战场,当历史记忆遇到即时谋略,这寒夜坠落的,不是流星,而是一颗即将改写时代的将星。

    更漏声中,他抽出腰间环首刀,刀身映出摇曳的灯影。原主的记忆告诉他,这把刀随他征战五年,斩过十六名鲜卑骑兵。而现在,这把刀将承载新的使命——劈开乱世的迷雾,为寒门子弟杀出一条封侯拜相的血路,为胡汉百姓辟出一片融合共生的天地。

    吹灭油灯前,他望向帐外的辕门,那里立着北府军的黑色大纛,北字在夜色中如铁铸般沉重。寒风吹过,纛旗猎猎作响,恍若千军万马的嘶吼。陈朔闭上眼,现代课堂上的最后一幕浮现:老师指着投影说,元嘉北伐的失败,是南朝错失的统一良机。

    但现在,他来了。带着千年后的智慧,带着原主的战意,带着改变历史的决心。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寒士补天:南北熔魂录简介 >寒士补天:南北熔魂录目录 > 第一章